商品屬性
種類銅帶材
貨號t2
材質紫銅
產地廣東
規格0.01-3.0
用途廣泛
品牌月鋒
銅含量99.9
雜質含量余量
品名紫銅
商品描述
實物拍攝
Physical shooting
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
Can be customized according tocustomer requirements
支持任意寬度
Support for any width
庫存充足 可放心下單
With sufficient inventory,you canrest assured to place an order.
公司介紹
深圳市月鋒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產,加工,貿易,倉儲,配送于一體的中型金屬原材料公司。我公司固定資產達4800萬,廠區占地面積6500多平方米。全國各地均設有銷售辦事處,售后處,市場開發處等一體服務,深受廣大客戶認可。
公司現有工作人員:普通員工406人,工程師28人,生產技術員工95人,銷售人員30人。
公司有完善的冷拔加工、異型規格制作、電解拋光等生產設備,為客戶提供了一條龍服務。
本公司的經營理念:同樣的產品比質量、同樣的質量比價格、同樣的價格比服務、同樣的服務比信譽。
鄭重承諾:保證以好的產品、優的質量、低的價格、完善的服務來答謝新老顧客的信賴。
經營原則:顧客至上、質量優良、品種齊全、價格合理。
用途
廣泛應用于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筑工業等。
紫銅定義:是一種較純凈的一種銅,一般可認為是純銅,又叫紅銅,因呈紫紅色而得名紫銅。它不一定是純銅,有時還加入少量脫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質和性能,因此也歸入銅合金。中國紫銅加工材按成分可分為:普通紫銅(T1、T2、T3、T4)、無氧銅(TU1、TU2、真空無氧銅)、脫氧銅(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銅(砷銅、碲銅、銀銅)四類。紫銅的電導率和熱導率次于銀,廣泛用于制作導電、導熱器材。紫銅在大氣、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鹽酸、稀硫酸)、堿、鹽溶液及多種有機酸(醋酸、檸檬酸)中有好的耐蝕性,用于化學工業。
紫銅棒有好的導電、導熱、耐蝕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釬焊。含降低導電、導熱性雜質少,微量的氧對導電、導熱和加工等性能影響不大,但易引起“氫病”,不宜在高溫(如>370℃)還原性氣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銅含量:銅含量99.9%
強度:低
密度:8.9-8.95密度大
導電率:高
耐腐蝕:好
抗拉強度:200mpa~400mpa
熔點:1086.4`c
沸點:2562`c
磁性:抗磁性
楊氏模量:110-128GPa
剪切模量:48GPa
泊松比:0.34
熱導率:401w/m.k
電離能:7.726電子伏能
電子層:K-L-M-N
原子半徑:186pm
牌號:T1/T2/T3/T4/(常用牌號T3)
銅的歷史:中國使用銅的歷史年代遠。約在六七千年以前中國人的祖先就發現并開始使用銅。1973年陜西臨潼姜寨遺址曾出土一件半圓形殘銅片,經鑒定為黃銅。1975年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文化遺址(約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銅刀,這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早的青銅器,是中國進入青銅時代的證明。相對西亞、南亞及北非于距今約6500年前先后進入青銅時代而言,中國青銅時代的到來晚。中國存在一個銅器與石器并用時代,年代距今約為5500—4500年。中國在此基礎上發明青銅合金,與世界青銅器發展模式相同。
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銅制品主要是在西亞,如伊拉克的札威·徹米地區,發現有銅裝飾品,年代大約在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九千年;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地區也發現過銅裝飾品,年代為公元前九千年至公元前七千年;土耳其南部的恰約尼遺址出土過銅針、銅錐,年代約為公元前八千年。這些銅制品都是天然紅銅的打制品,不是通過冶煉礦石得到的銅。
從利用純銅,到冶煉銅礦石獲得純銅,再到冶煉出青銅合金,人類經歷了漫長的一段摸索時光,就好比是魔法世界里用銅一點一點地打造一個閃閃發光的時空隧道
目前世界上早的冶煉銅發現于中國的陜西。1973年,在陜西臨潼姜寨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塊半圓形黃銅片和一塊黃銅管狀物,年代測定為公元前4700年左右。值得指出的是,最近在上海光源,采用X射線熒光面掃描分析,發現姜寨黃銅片不同區域的鋅含量差異顯著,而鉛元素呈零星點狀分布,其特征與固態還原法制備的黃銅完全相同,從而證明先民在使用天然金屬與發明金屬鑄造之間,都曾采用熱煅法或固體還原法冶煉金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