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國三柴油 |
---|---|
產地 | 江蘇 |
額定功率 | 3.5-8(W) |
規格 | 0# |
規格型號 | 0#柴油 |
灰分 | 0.01 |
計量單位 | 噸 |
類別 | 輕柴油 |
硫 | 0.015 |
密度 | 0.845 |
凝點 | -4 |
色澤 | 1 |
閃點 | 55 |
十六烷值 | 45 |
水分 | 0 |
運動粘度 | 5 |
粘度等級 | 15W-40 |
廠家(產地) | 上海中石化 |
品牌 | 殼牌 |
蘇州臺中石化您身邊的原油專家
臺中石化有限公司主營:國標柴油批發,中石化0#柴油批發,燃料油,汽油,航空煤油
(本公司鄭重承諾:油品保質保量,如有任何質量問題假一賠十,多購從優,送貨上門)
產品參數
行業相關新聞:
多哈會議將原油產量凍結在1月水平,伊朗拒絕減產缺席大會 石油“凍產協議”前景堪憂
作者:張洋
字體:大 中 小
發布時間:2016-04-18 08:58:55
來源:長江商報
在國際油價連續兩年“跌跌不休”之時,17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產油國凍產大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這次峰會的參與者覆蓋了地球上主要產油國,包括俄羅斯、墨西哥、沙特、委內瑞拉、伊拉克、科威特、尼日利亞、巴林和阿曼等國家,所產石油總量占全球75%。但是,歐佩克成員之中,被內戰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傷及元氣的利比亞表示不會參加峰會,而且,剛剛重返原油市場的伊朗也表示不會派代表參加。
由于伊朗的產量和出口量上升是造成全球原油供應過剩的因素,缺少了伊朗的參與,不管凍產會議能否達成協議,原油市場的供給仍無法真正減少。
沙特博弈伊朗
在這場石油博弈中,***令人關注的還是歐佩克的帶頭大哥沙特以及闊別原油市場多年的伊朗。
一些分析認為,沙特已經在執行凍產計劃,而且***近一直把產量維持在今年1月的水平,但是該國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并未松口,稱除非所有主要產油國都參與停產,否則沙特也不會停產。言下之意,將矛頭直接對準伊朗。
而伊朗方面此前已經表示,為了在經受多年制裁后好不容易重新獲得市場份額,因此決不會減產。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16日呼吁,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都應該接受伊朗重返原油市場的事實,“如果把石油產量維持在2月的水平,那將意味著伊朗無法從制裁取消中得到任何好處。”沙特和伊朗之間強硬的態度,幾乎澆滅了外界對此次峰會本已不高的期望。比較客觀的分析是,即便此次協商無法立竿見影,也可以用一份不溫不火、框架性的協議暫時控制住局面,為6月的歐佩克會議鋪路。
值得一提的是,2月16日,同樣在多哈,沙特、卡塔爾、委內瑞拉和俄羅斯之間在經過一次閉門會議之后已經達成凍產協議,此舉被視為產油國試圖減產挽救油價的一次重要合作,也是沙特通過擴大凍產合作向伊朗施壓。據報道,在這次會議之前,委內瑞拉石油部長皮諾曾到訪伊朗首都德黑蘭推動凍產合作,但是德黑蘭的態度從那時起便如鐵板一塊,堅持拒絕讓出原油市場份額。
但很明顯的一點是,沙特在這輪博弈中主動地扮演了游說的角色,背后的原因正是沙特不斷惡化的財政狀況,甚至考慮出售千億美元資產來彌補財政。所以沙特坐不住了,試圖通過主動讓出產能,攜手俄羅斯來牽制伊朗一起減少原油市場供給。
而伊朗心里清楚,剛剛從制裁中釋放出來,正是需要通過石油出口換取真金白銀的時候,這時候減產將再一次令自己陷于被動。所以,沙特想要促成凍產協議,還得努力拿下伊朗這塊比想象中還難啃的“硬骨頭”。
凍產協議將持續到10月
此前,原油價格從100美元的高位跌至***低不到30美元,依靠石油為生的產油國面臨巨大的財政和經濟增長的壓力,所有的產油國都無法在30美元以下的原油價格中存活很久。所以,在價格跌破30美元時,大部分產油國都希望達成協議,挽救跌了兩年的油價。
這次峰會的目標是達成一個凍產協議,所有在協議上簽字的歐佩克和非歐佩克國家必須確保把石油產量維持在今年1月的水平。
而1月的水平是多少呢?可以參考幾個主要產油國的石油產量數據。沙特1月的原油產量為1019萬桶/日,俄羅斯為1125萬桶/日,伊拉克為443萬桶/日,而伊朗則為300萬桶/日。
媒體提及的一份協議草案內容顯示,產油國今后每月的日均產量將保持在今年1月的水平以下。而且,凍產協議將持續到10月1日,屆時各產油國將在俄羅斯再次舉行會議,檢視近期對恢復原油市場供需平衡所進行的努力。
并且,這份草案提到,將由2個歐佩克國家的石油部長和2個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部長,以及一個由專家組成的團隊,共同成立一個“高級別監督委員會”。
原油市場明年仍難恢復供需平衡外界對此次峰會成果的主要疑慮在于,即便協議達成,各國執行的效率又有多高?在石油所能夠帶來的真金白銀面前,要想建立一個充滿信任、同甘共苦的朋友圈,難度可想而知。
實際上,早在2001年,各大競爭激烈的原油生產國就達成了減產協議,包括俄羅斯、墨西哥、阿曼、安哥拉、挪威等,同意合計減產50萬桶/天。然而好景不長,在2002年中期,俄羅斯實際上增加了產量,只有墨西哥和挪威履行了減產諾言。
國際能源署上周表示,盡管協議對參與其中的產油國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對國際原油市場的供給恐怕作用有限,在2017年之前,原油市場將難以恢復供需平衡。
也有一些參加會議的產油國能源部長認為,在會議上達成協議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比如,科威特石油部長阿納斯·哈立德·薩利赫上周末就對協議的達成表示樂觀。
而俄羅斯財長西盧安諾夫則表示“并不期待油價會因為產油國之間的討價還價而發生任何變化”。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此次多哈會議的結果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與會各方同意限制產量,在短期內油價可能應聲上漲,產生一份少了伊朗簽字的協議,但是伊朗不妥協的話,原油市場的供給無法真正減少。二是無法達成協議,但至少能為6月的歐佩克會議成功搭橋,縮短分歧。不過,協議無法達成將令油價在一定程度上承壓。
本公司本著以顧客利益為原則,質量為生命,以熱情高效率的服務宗旨面向客戶,
臺中石化幫您精打細算,讓您從容面對市場的潮起潮落!
蘇州臺中石化有限公司資金雄厚,擁有手原油市場漲跌信息,且有大規模的原油囤積地。
本公司在原油市場下跌時大量囤積,就是為了確保您的利益,且保質保量。
送油熱線:15062381509 葉方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