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市場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2022年中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行業分析報告-行業發展格局與投資潛力評估》顯示,回顧世界工業化歷史,以低廉的價格持續利用全球礦產資源一向是發達國家資源戰略的基本導向。從工業化初期的殖民擴張到掌控礦產品國際定價權,無一不體現出發達國家這一戰略出發點。而正是通過不斷拓展外部供給渠道,盡可能在世界范圍內獲取低價優質的礦產資源,發達國家有效緩解了工業化的資源環境約束,保障了本國的資源安全,確立了在礦產品國際貿易規則和定價機制中的主導地位。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發達國家鐵礦石、銅、鋁、鉛等基礎金屬的消費總量相繼達峰(金殿臣,2017[15]),基礎金屬消費收縮與稀有金屬消費擴大的態勢形成了明顯反差。1900—2011年的百余年間美國代表性大宗礦產品(鐵礦石和銅)與稀有礦產品(鉬和銦)消費量的變化進一步驗證了礦產品消費結構的演變規律。美國大宗礦產品消費量在達到峰值后震蕩下行,而稀有礦產資源消費量則持續增長。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發達經濟體推行“再工業化”戰略。不論是美國的“總統制造業復興計劃”還是“德國工業4.0”,都把“重振制造業”的重點放在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而這些產業恰恰是稀有礦產資源應用的主要領域。發達國家不謀而合的戰略布局拉動了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高性能傳感器等新興產業和智能產品對稀有金屬的需求,加快促使世界礦產資源爭奪的重點從大宗礦產轉向“三稀”礦產—稀土、稀有金屬和稀散金屬資源。
為應對稀有礦產資源領域的大國競爭,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相繼通過法案,加強戰略性稀有礦產的國家管控和戰略儲備,意在逐步降低對中國等稀有礦產品主要出口國的依賴,從而為其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穩定的原材料保障。發達國家稀有礦產保障戰略的主要措施包括:對稀有礦產的戰略性開展動態、科學的評估,甄選出關鍵原材料;增加包括替代材料和技術在內的研發投入;提升信息情報工作;鼓勵企業海外投資,拓展中國以外的供給;加強戰略儲備;推動回收利用;利用多邊貿易平臺,主動挑戰供給國的出口限制及其他“貿易扭曲”;采取靈活的外交政策保障供給。比較美國、歐盟、日本關鍵礦產資源保障戰略調整及其采取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以下突出特點:一是主要發達國家都將資源安全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關注資源領域國際競爭格局的變化及其影響,對關鍵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戰略儲備做出長遠規劃;二是發達國家的稀有礦產資源戰略建立在對資源性產品和主要原材料的關鍵性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評估基礎之上,評估主要基于高技術產業(國防工業)的應用潛力以及稀有礦產品國際供求關系和政策環境的趨勢,為本國戰略調整、開展稀有礦產資源領域的國際協調提供決策支撐;三是將技術創新作為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的主攻方向,通過不斷開發應用替代產品和循環再利用技術,減少稀有礦產品的實際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緩解關鍵原材料供給的長期壓力;四是注重在WTO多邊貿易體系下,充分利用在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和運用中的話語權,為改善稀土等戰略性資源的供給條件營造有利的貿易環境;五是主要發達國家采取的應對措施既有異曲同工之處,在大國之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戰略默契,又反映出基于各自產業優勢的戰略重點和政策工具選用的差別。
全球多數重要礦產如鐵、銅、鋁、鎳、錳、磷、鉀等資源儲備充足,靜態保障年限都在30年以上,事實上全球礦產資源儲量是動態變化的,一方面資源在不斷消耗,另一方面新的礦產資源被不斷的勘探發現,二者處于動態平衡中。最近20年來,由于勘探技術的進步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和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更多的礦產資源被發現,更低品位的礦產和共伴生礦產資源得到回收利用。20年來,全球主要礦種的資源儲量都在不斷增加,但是,一些礦種如鐵礦、錳礦、鎳礦、鉛礦、鋅礦、錫礦、鎢礦、銻礦等礦種資源消耗速度超過了儲量增長速度、靜態保障年限比20年前有所下降。礦業市場有一個自我調節的機制,一旦出現某種礦產資源緊缺,對該礦種的勘探投入就會增加,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就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盡管礦產資源終將枯竭,但進程比我們預想的要慢。
1、全球范圍來看,不同國家的不同能源礦產儲備是不一樣的,鮮有國家同時擁有多種能源礦產的高儲備量。
(1)煤
在最近的世界里,煤是主要的電力和熱量來源。估計的可采煤總量為86.1億噸。在世界各國中,有70個國家在經濟上是可行的。據估計,在以下十個國家中,超過80%的煤炭儲量/儲量都有上升的順序。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石油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編寫的“世界概況”,地球上大概有1.65萬億桶石油可以通過我們目前掌握的技術提取。另外,全球的石油儲量極為不平衡,在我們通過現有技術可獲得的全球剩余石油儲量中,有10個國家的石油儲量總和占了大概84%。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3)天然氣
曾經,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未來,誰控制了天然氣,誰才能控制世界。無數人都在預測,天然氣將超越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
中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行業主要競爭企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