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旬陽市棕溪鎮康莊村,33.9畝土地自2006年被陜西省旬陽縣今日礦業有限公司占用,如今礦山已停產近十年,始終看不到恢復利用的跡象,村民深感不滿和遺憾。
陜西省旬陽縣今日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日礦業”)是一家從事礦產品購銷等業務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06月19日。
2006年12月,今日礦業與旬陽縣國土資源局簽訂了一份“土地出讓合同”,將棕溪鎮康莊村一組33.9畝集體國有未利用地有償利用,作為尾礦庫及選礦廠廠區和生活區用地,期限為10年。
隨后旬陽縣人民政府還簽發了【2006】009號“審批土地件”:關于陜西省旬陽縣今日礦業有限公司受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批復。
因生產發展需要,今日礦業又和附近的村民簽訂了“坡地 荒坡使用權轉讓協議書”,使用轉讓生效時間及時限為:從甲乙雙方簽字之日即生效,至乙方(今日礦業)停業不再使用為止。’
然而10年期限還未到,2011年5月,旬陽縣人民政府又簽發了【2011】24號“審批土地件”:關于陜西省旬陽縣今日礦業有限公司臨時使用集體土地土地使用權的批復。
經研究決定:你公司臨時占用棕溪鎮康莊村一組未利用地33.9畝,該地作為你公司尾礦庫及選礦廠廠區和生活區用地,期限為兩年,從2011年5月23日至2013年5月23日。用地期滿后,你公司須對所占土地進行復墾回復土地原貌,同時撤銷你公司所持【2006】009號“審批土地件”。
2013年5月23日以后,今日礦業再未生產,既未復墾恢復土地,也未歸還坡地荒坡使用權。簽了“轉讓協議”的村民深感不滿和遺憾,開始多渠道維權。
2017年12月28日,旬陽縣國土資源局向今日礦業送達了“限期交還臨時用地通知書”。
2018年2月8日又向相關村民送達了“答復意見書“,聲稱”正在按照土地違法案件依法查處“,至今卻未見任何反應。
關于秦嶺生態和遺留礦山,中央第三生態環保督察組曾指出:秦嶺區域歷史遺留礦山生態恢復治理推進緩慢 。陜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有所表述。
為全面推進秦嶺范圍尾礦庫整治,省秦嶺辦對各地各部門提供的秦嶺范圍尾礦庫分布情況進行了梳理統計,擬制了《陜西省秦嶺范圍尾礦庫目錄》。
國家八部委印發的《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也表明:各省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制定尾礦庫閉庫銷號管理辦法,對已完成閉庫治理的尾礦庫,必須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實施銷號,不得再作為尾礦庫進行使用,不得重新用于排放尾礦。
運行到設計最終標高或者不再進行排尾作業的尾礦庫,以及停用時間超過3年的尾礦庫、沒有生產經營主體的尾礦庫,必須在1年內完成閉庫治理并銷號。
特殊情況不能按期完成閉庫的,應當報經相應的應急管理部門同意后方可延期,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
陜西省旬陽縣今日礦業有限公司棕溪夾溝尾礦庫地處秦嶺一般保護區,自2020年以來一直處于“已停用”狀態,壩體上經常有人在放牛,尾礦砂已堆放至民居旁,流經礦砂的雨水隨山水直接排入河道。
作為村民,來到棕溪鎮人民政府,人大李主席說:“書記招商引資去了,鎮長開會去了,等匯報完下一周給你們答復。“
一個多星期過去了,我們也未接到旬陽市棕溪鎮人民政府的任何消息。土地被礦砂長久掩埋、污水隨山水直排入河道、礦砂堆放在民居旁一系列違法違規和隱患,誰之錯,誰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