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施羅德、富達國際、摩根大通、安本投資等全球巨頭旗下基金披露最新持倉。數據顯示,全球巨頭積極加倉中國。例如,施羅德旗下旗艦基金大手筆加倉美團。另一旗艦基金大手筆加倉寧德時代。
“股王”茅臺依然是不少外資巨頭的心頭好,摩根安聯等基金均在近期大幅加倉貴州茅臺。
綜合數據也顯示,盡管4月北向資金小幅流出,但是今年整體資金大幅凈流入。
來源:Wind
截至4月4日,北向資金2023年以來已經凈流入1829.16億元。機構表示,在全球“動蕩”中,今年的中國市場確定性是值得期待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巨頭的最新動作。
歐洲巨頭施羅德投資加倉美團
晨星數據顯示,“Schroder ISF Greater China A Acc USD( 施羅德國際精選基金大中華基金)”,最新規模29億美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臺積電、騰訊控股、阿里巴巴、AIA、美團、紫金礦業、港交所、隆基綠能、銀河娛樂、寧德時代。3月,基金加倉美團58.30%,減持紫金礦業15.74%。
來源:晨星
晨星數據顯示,Schroder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Fund China A A Accumulation USD, “施羅德國際精選基金中國”最新規模46.49億美元,截至2023年3月底,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美的集團、萬華化學、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紫金礦業、衛星化學、芒果超媒、鼎龍股份。
來源:晨星
3月,基金加倉中國平安10.17%,加倉寧德時代20.93%,加倉萬華化學6.81%,加倉鼎龍股份4.89%,芒果超媒4.66%,衛星化學4.38%,貴州茅臺3.83%,招商銀行2.84%。
摩根大通、安聯投資大手筆加倉茅臺
晨星數據顯示,“JPMorgan Funds - China A-Share Opportunities Fund”最新規模420.30億元,是海外規模最大的中國股票基金之一。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貴州茅臺、招商銀行、中國平安、萬華化學、平安銀行、邁瑞醫療、隆基綠能、匯川技術、金山軟件、恒生電子。
來源:晨星
基金2月加倉貴州茅臺71.97%;同期,加倉金山軟件8.42%;同期,加倉萬華化學4.75%;同期,加倉平安銀行3.86%。同期,減持隆基綠能14.73%,減持匯川技術9.93%。
晨星數據顯示,“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Fund - Allianz China A Shares (安聯投資基金-安聯神州A股基金)”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51.76億歐元。
來源:晨星
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貴州茅臺、中信證券、寧德時代、東方財富、中國中免、隆基綠能、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美的集團、邁瑞醫療。2月,基金加倉貴州茅臺19.75%,加倉寧德時代11.06%。
安本投資加倉寧德時代
晨星數據顯示,“Aberdeen Standard SICAV I - China A Share Sustainable Equity Fund 安本標準SICAV I-中國A股可持續股票基金”最新規模36.30億美元。
來源:晨星
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中國中免、華測檢測、邁瑞醫療、招商銀行、廣聯達、泰格醫藥、美的集團。2月,基金加倉寧德時代14.33%,基金加倉中國中免16.22%,基金加倉華測檢測2.52%,基金加倉邁瑞醫療3.80%,基金加倉招商銀行3.56%。同期,基金減持了貴州茅臺、減持廣聯達、減持泰格醫藥、減持美的集團,減持幅度均為0.27%。
晨星數據顯示,“FSSA China Growth Fund 首域盈信中國成長基金”最新規模31.71億元。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騰訊控股、美的集團、招商銀行、中國平安、蒙牛集團、安踏、華潤置地、匯川技術、邁瑞醫療、創科實業。
來源:晨星
2月,基金加倉美的集團4.53%,加倉邁瑞醫療11.72%,加倉創科實業3.67%,減持華潤置地0.76%。
富達加倉阿里巴巴、京東
晨星數據顯示,“Fidelity Funds - China Consumer Fund富達基金-中國消費新動力“最新規模46.04億美元。
來源:晨星
截至2023年2月底,騰訊控股、阿里巴巴、貴州茅臺、中國平安、AIA、美團、蒙牛集團、JD、深國際、攜程。2月,基金加倉阿里巴巴8.37%,加倉京東2.05%. 同期,基金減持攜程11.38%,減持蒙牛5.89%,減持美團3.22%。
晨星數據顯示,“Fidelity Funds - China Focus Fund,富達基金-中國焦點基金”最新35億美元。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花旗環球金融、百度、中升集團、中國石化、華潤置地、中國石油。2月,基金對前10大重倉股均減持了1.08%。
來源:晨星
晨星數據顯示,UBS (Lux) Equity Fund - China Opportunity (USD) 瑞銀(盧森堡)股票基金-中國機遇(美元)最新規模51億美元,截至2023年2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為貴州茅臺、騰訊控股、網易、中國平安、石藥集團、招商銀行、平安銀行、阿里巴巴、AIA、美團。
來源:晨星
2月,基金對前十大重倉股變化不大,對騰訊控股減持1.03%,對中國平安減持2%。
大摩:重申高配中國態度
巨頭們的持倉變化與近期海外機構對中國的研究觀點較為一致。
例如,摩根士丹利3月底發布研究報告重申對中國股票相較于全球或新興市場股票組合的高配態度。背后有四大原因。首先,基本面改善。其次,估值依然還是合理的。MSCI中國12個月的前瞻市盈率為10.4倍,低于其五年均值約1個標準差。橫向比較與MSCI新興市場指數相比約低12%。中國的實際利率水平(名義利率-通脹)依然較低,人民幣兌美元有支撐。相較于仍位于加息軌道的海外市場,具吸引力。近期自上而下釋放了強力的支持私營企業的信號。
來源:大摩研究報告
另一方面,依據摩根士丹利編制的A股情緒指數,3月23日至3月29日,A股情緒指數較前一周略有上升,但遠未達到過熱的程度。
硅谷銀行破產顯示了史無前例的加息節奏下,美國銀行系統的脆弱性。通脹仍“高燒不下”,退燒藥的副作用已經開始顯現。部分機構認為,這種背景下,中國是全球較具吸引力的市場。加上2021年、2022年中國市場經過兩年的調整,估值已經調到了比較合理的水平。
例如富達國際在2023年的2季度展望中寫道全球市場的三大主題一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機遇還是風險,中國經濟復蘇”。談及中國經濟復蘇,富達國際寫道:中國釋放了可持續增長和重新開放的信號。國內的交通、人員流動快速恢復,這是積極信號。盡管如此,強力的消費者信心和房地產行業對于經濟復蘇至關重要。房地產行業也顯示了些許復蘇的信號。
至此,富達表示更關注各行各業恢復的“二階”受益標的(間接受益于各行各業恢復的公司),更關注在岸的資產和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數字經濟。同時關注中國增長對周邊的亞洲市場的影響。這些新興市場提供了新的阿爾法機會。
德意志銀行:
中國復蘇歐盟有望大幅受益
中國復蘇不僅關乎中國,機構中國復蘇對于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經濟都有提振作用。
德意志銀行日前發布研究報告,預計中國旅游需求將強勁反彈,原因是隨著疫情期間中國居民儲蓄的增加,中國游客提高旅游服務支出的意愿也有所提升。歐盟有望大幅受益:在疫情前的2019年,中國游客占歐非歐洲游客的10%,在歐盟國家的旅行支出接近100億歐元。
近日德意志銀行將中國2023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長預測從2.9%上調至4.5%。今年二月份中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制造業和服務業同時復蘇,且均呈現強勁增長勢頭(PMI位于10年高點附近)。房地產行業量價齊升,積極態勢顯現。
德意志銀行表示,放眼全球市場,從收益角度來看,中國高于預期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歐洲增長乏力帶來的影響。2023年第一季度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的一致收益預測為同比下降5%。目前的預測更貼近實際,在即將到來的財報季中有望出現驚喜。
德意志銀行進一步指出,中國服務業的復蘇速度略快于制造業。旅游和餐飲服務的增長尤其強勁。與此同時,商品消費并沒有下降。中國消費者在服裝、珠寶和家具上的支出也在增加。唯一表現疲軟的是耐用消費品,尤其是汽車和手機。鑒于中國經濟復蘇仍在積累階段,全面重燃消費信心還需加以時日,對耐用品的消費力也將隨之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