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部分鋰電材料報價繼續上漲,電動汽車制造商2022年或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
受益于海內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以及各國碳中和承諾催生的電化學儲能需求,下游需求向好帶動鋰供需格局顯著改善,電池級碳酸鋰及氫氧化鋰的價格2021年分別由底部的4萬元/噸、5萬元/噸升至25.9萬元/噸、21萬元/噸,上游鋰精礦價格也底部回升,現貨價格由不足400美元/噸攀升至2050美元/噸,漲幅達413%。
迅猛的上漲勢頭在2022年得到延續。碳酸鋰價格2022年開年已經上漲了13%,創下了新的紀錄。
細分價格方面,上海鋼聯1月12日最新數據顯示,電解鈷漲2000-4500元/噸;金屬鋰漲20000元/噸;碳酸鋰漲10500元/噸,均價突破33萬元/噸;氫氧化鋰上漲4000-5000元/噸;正極材料方面,三元材料漲20000-45000元/噸。
在短期供給中斷影響下,鋰電材料今年驚人的開局呼應了對更多價格上漲的廣泛預期。
短期供應方面,新冠疫情的蔓延已經影響到西澳大利亞州鋰礦供給。受州界疫情限制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影響,礦業開發商Pilbara Minerals已經削減其對spodumene精礦出貨量的預測。
稀有金屬不稀有
盡管鋰被稱為“稀有金屬”,但其在自然界中并不算稀有。
回顧全球鋰探明儲量的變化,2009-2010年的儲量增長最為明顯,由410萬噸增至1300萬噸,這期間勘探活躍度驟增或主因鋰離子電池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需求崛起,2019年至今,受動力電池需求刺激,全球鋰資源儲量增再走高。至2020年底,全球鋰資源探明儲量達2100萬噸,然而當期全球鋰年產量僅約8.2萬噸,開采能力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