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淮河能源(行情600575,診股)就曾計劃過吸收合并淮南礦業,也未能成功,那么估值達409億的淮南礦業究竟成色如何?
在煤炭企業以及資源類標的并購中,暗礁潛伏,有哪些影響成敗的細節值得關注?
近期“高溫”成為熱搜詞,我國多地區連續多日最高氣溫超過40℃以上。而四川省由于水位下降、水力發電供應不足而限電也牽動著大眾的心。
在此背景下,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小、供應穩定的煤電受到青睞。股票市場中煤炭板塊也持續走高,煤炭ETF(515220)在8月25日大漲5.56%,盤中價格再創新高。
而就在煤炭股一路向上的同時,一家A股公司卻不得不終止了一項煤炭相關企業的并購。
淮河能源(600575.SH)原計劃以409億元的交易對價吸收合并控股股東淮南礦業,后者主營業務為煤炭和發電,煤炭銷售收入在2021年達到367.75億,占總營收比重的62%。
本來是一項能獲得投資者追捧的并購交易,但是撞上內蒙古自治區的涉煤領域整治,最終因為淮南礦業旗下兩家項目公司被當地自然資源部門追繳礦業權出讓收益、可能導致兩個重要煤礦停產整改、被收回采礦權證或被行政處罰,這個交易以失敗告終。
早在2019年淮河能源就曾計劃過吸收合并淮南礦業,也未能成功,那么估值達409億的淮南礦業究竟成色如何?
在煤炭企業以及資源類標的并購中,暗礁潛伏,有哪些影響成敗的細節值得關注?
01
更具想象力的煤炭業務
淮河能源增收不增利,而淮南礦業利潤率更高
淮河能源主要經營鐵路運輸、火力發電、煤炭貿易和售電業務,實控人是安徽省國資委。
2019、2020、2021年淮河能源實現營收114.92億、129.21億、227.77億;實現凈利潤9.32億、5.15億、5.38億。收入雖增,利潤卻在下降。
這主要是因為淮河能源2020年和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主要都來自于物流貿易板塊,而物流貿易板塊毛利較低,僅僅只有1.41%。也就是說,每增加100億的收入,只能帶來1億多的毛利。
而另一邊,淮河能源的第二大業務電力業務,則因為煤炭價格上漲,帶來發電成本增加,所以旗下電廠或是虧損加大、或是利潤下滑,也拖了后腿。
![]()
在這種經營表現之下,淮河能源也是迫切需要找到一些新的增長動能。
本次擬吸收合并的淮南礦業是安徽省第一大煤電一體化企業,主要從事煤炭、發電業務, 被列為全國14個億噸級煤炭基地和6個大型煤電基地之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安徽省國資委。
在主營業務上,淮南礦業的煤炭業務占收入比重達到六成以上,從2021年底煤炭價格開始上漲并維持在高位,這就使得淮南礦業的盈利水平在2021年得到明顯提升。
如果吸收合并交易完成,上市公司合并報表層面2021年營收將增加160%,凈利潤則能夠增加6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