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的行業情況
2021年,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礦山生態修復,提高礦產資源開發保護水平,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因此,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始終是行業內企業的發展理念與恒久使命。報告期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仍然持續,加之變種新冠疫情接連而來,對礦山企業的基建、生產和運營均存在一定的影響。此外,2021年是全球“碳中和”元年,也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新能源產業將逐步成為實現我國能源結構優化調整與達成“雙碳”目標的主力軍。伴隨一系列新能源重要政策的出臺,部分傳統金屬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部分稀有金屬也相繼開始嶄露頭角。由此可見,以新能源領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將會為有色礦產行業帶來新的重要發展機遇。
(一)未來工業金屬發展趨勢
1、供給方面,由于國內環保政策逐漸趨嚴,企業環保投入不斷增加,行業準入門檻逐步提高,加之海內外疫情影響,有色金屬行業產能提升空間有限,短期內產量釋放難度較大。
2、需求方面,工業金屬呈現高性能、高精度、低能耗的發展趨勢,隨著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部分工業金屬的需求量將會顯著增長,而需求結構也將隨之發生明顯變化。
3、我國工業金屬礦產資源存在不同程度的對外依賴,近些年,國內部分礦企開始積極走出國門,開展海外礦產資源并購,進行全球化資源布局,行業國際化進程正在加快。
(二)公司所屬行業的市場地位
多年來,公司堅持以資源為核心的經營策略,通過“內生+外延”相結合的發展模式,一方面不斷苦練內功,加強對公司已有礦山的降本增效管理;另一方面,拓展國際化視野,積極尋求外部優質資源的布局機會。報告期內,公司順利完成宇邦礦業65%股權的收購,其所擁有的銀多金屬礦為目前國內備案儲量最大的銀礦,該礦銀金屬量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七,具有良好的開發和增儲前景。此外,公司積極推進控股股東優質資產國城實業的注入項目,其所擁有的大蘇計鉬礦屬于國內大型鉬金屬礦床,具備500萬噸/年采選能力并已達產達標,注入后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礦產資源儲量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公司在全行業或區域市場的市場份額,以及在行業總體經濟總量中的占比情況
2021年全國鋅精礦產量413.6萬金屬噸,公司產量4.59萬金屬噸,占比1.11%;全國鉛精礦產量196.4萬金屬噸,公司產量0.65萬金屬噸,占比0.33%;2021年全國銀產量11,633噸,公司下屬企業宇邦礦業及其他子公司產量合計32噸,占比0.28%(行業數據來源:中國金屬網www.metalchina.com)。
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主要業務及主要業績驅動因素
報告期,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產品、經營模式較2020年未發生重大變化,所從事的主要業務為有色金屬采選業務、工業硫酸業務及相關產品貿易業務,主要產品為鋅精礦、鉛精礦、銅精礦、硫精礦、硫鐵粉、工業硫酸、次鐵精礦等,主要業績來源于有色金屬采選。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結合自身產品開展相關貿易業務,進一步增強公司的市場參與度。
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與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息息相關,公司業績較大程度上依靠主要產品的產銷量、市場價格及有色金屬采選業務成本,全球經濟景氣度、有色金屬市場供需狀況、有色金屬產能及庫存等因素都對公司經營業績構成影響。報告期內,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公司通過有效把控產品生產及銷售管理,努力降低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
(二)公司主要產品用途、工藝流程及主要經營模式
1、主要產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產品鋅精礦、鉛精礦、銀精礦均為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冶煉金屬的原材料,作為最終產品的金屬鋅、鉛、銀的主要用途為:
(1)鋅的用途
鋅是自然界分布較廣的金屬元素,主要以硫化物、氧化物狀態存在,鋅具有良好的抗腐性和耐磨性,目前,在有色金屬的消費中僅次于銅和鋁,廣泛應用于有色、冶金、建材、輕工、機電、化工、汽車、軍工、煤炭和石油等行業和部門。
(2)鉛的用途
目前最大的用處是制成鉛蓄電池。在顏料和油漆中,鉛白是一種普遍使用的白色染料。在玻璃中加入鉛可制成鉛玻璃,同時由于鉛有很好的光學性能,可以制造各種光學儀器。鉛還被用作制造醫用防護衣以及建設核動力發電站的防護設施。
(3)銀的用途
銀具有優良的常溫導電性、導熱性、反射特性、感光成像特性、抗菌消炎特性等物理化學特性,作為催化劑、導電觸電材料以及抗微生物劑等,被廣泛應用在電子、可再生能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以及醫療衛生等工業領域,未來白銀將在工業領域的新應用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4)工業硫酸的用途
工業硫酸的主要用途為:硫酸是基礎化工原料,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有著十分廣泛的用處,有“工業之母”之稱,主要用于肥料、冶金、石油精煉、農藥、炸藥、紡織、染料、塑料、油漆、電池、制革、顏料、藥品和洗滌劑等行業。
2、主要產品的工藝流程
(1)鉛精礦、鋅精礦工藝流程
鉛精礦、鋅精礦最關鍵的生產環節是磨礦和浮選過程,生產工藝采用目前有色金屬礦選礦最有效的浮選法。
(2)銀的工藝流程
(3)工業硫酸工藝流程
臨河新海的生產工藝為接觸法,基本流程可分為六大工序,具體如下:
3、主要經營模式
(1)有色金屬采選業務經營模式
采購模式:公司在物資采購時采用計劃采購模式。首先,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計劃制定相應的采購方案;然后,采購人員通過執行公司制定的《采購員崗位職責》,針對采購方案對需采購物品實行3家或3家以上供應商的詢價購買,對所報價格進行比較篩選。另外,對能形成固定資產的重要設備則以招標或議標形式進行采購,在確保價格和質量的條件下,選擇最佳的一方簽訂購銷合同后購貨。
生產模式:本公司鉛鋅礦采選業務分為采礦和選礦兩個環節,其中采礦業務對外承包給第三方;選礦業務由公司自行負責。公司于每年初制定生產經營計劃進行生產。采礦方面,公司在考慮采礦設備的運轉情況和當地勞動力市場情況下,主要依據勘探報告書和地質儲量報告編制采掘計劃;選礦方面,公司依據當年編制的采掘計劃編制入選礦量,同時考慮原材料價格變化、產品銷售市場變動等因素及時調整入選原礦品種。
銷售模式:以產定銷,采用全產全銷、公開報價、款到發貨和貨到付款等銷售策略將主要產品鉛鋅礦銷往長期合作的當地冶煉公司及相關有色金屬貿易企業;部分硫精礦則銷往臨河新海用于生產硫酸。
(2)工業硫酸業務經營模式
采購模式:臨河新海主要采購產品為硫精礦,采購模式為計劃采購,臨河新海主要從東礦采購制酸所需的硫精礦。
生產模式:臨河新海于每年初編制年度生產計劃,由生產部門負責執行。在具體生產中,生產部門將實際生產情況隨時反饋于相關職能部門,并對生產計劃做相應調整。
銷售模式:臨河新海主要采用以銷定產的直銷模式,利用產品優良品質,穩定兩到三家主要客戶,保證硫酸70%以上的銷售量,然后將剩余部分產品銷往周邊區域,同時擴展多行業市場。
(三)報告期內公司進行的礦產勘探活動以及相關的勘探支出情況
1、公司下屬各礦山企業保有資源量情況(金屬量統計含伴生資源量)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下屬四家子公司(東升廟礦業、金鵬礦業、中都礦業、宇邦礦業)保有資源儲量為29,043.99萬噸,鉛金屬量為1,202,796.44噸,鋅金屬量為3,377,158.45噸,銅金屬量為15,329.05噸,金金屬量為18,231千克,銀金屬量為18,217.5噸,菱鐵礦236.49萬噸,褐鐵礦為418.82萬噸。
(1)東升廟礦業,采礦權內合計保有的硫鉛鋅礦石量為12,242.91萬噸,鉛金屬量為287,305.44噸,鋅金屬量為1,437,060.45噸,銅金屬量為13,868.05噸。另有,菱鐵礦236.49萬噸,褐鐵礦為418.82萬噸。
(2)金鵬礦業保有礦石量為123.5萬噸,包含鉛金屬量為31,906噸,鋅金屬量為37,896噸,金金屬量為2,015千克,銀64.8噸。
(3)中都礦業礦石總量為994萬噸,鉛金屬量為41,909噸,鋅金屬量為32,940噸,銅金屬量為1,461噸,金金屬量為16,216千克,銀146噸。
(4)宇邦礦業采礦權內保有礦石量為15,733.58萬噸,銀金屬量18,006.7噸,鉛金屬量為842,248噸,鋅金屬量為1,869,203噸。
2、報告期內,公司下屬各礦山企業的資源勘探情況及支出情況
2021年東礦、金鵬礦業、宇邦礦業三個子公司共投入6,234.46萬元,其中坑內鉆(淺鉆)29,505.60m,費用為1,773.76萬元;坑內鉆化驗樣品為9,142件,費用為13.71萬元;坑探為13,069.7m,費用為4,146.31萬元;刻槽樣品13,604件,費用為222.60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1)東礦:
東礦2021年生產探礦及資源勘探情況主要包括:
①采礦權范圍內生產探礦坑內鉆探21,772m,費用共238.16萬元(不包括鉆機折舊);②巷道工程探礦11,978.8m,費用共4,101.54萬元,巷道工程后期可為采礦所利用;③井下刻槽取樣12,754個,費用共66.09萬元;
④2021年度未開展邊深部探礦工作,未發生邊深部探礦費用。
2021年度合計支出探礦費用4,419.50萬元。
(2)宇邦礦業:
宇邦礦業2021年探礦及資源勘探情況主要包括:
深邊部探礦:鉆探工程完成7個鉆孔施工,累計進尺5,993.1米,共取樣24,533件。地質探礦費用1,506.86萬元。
新立礦權普查:高精度磁測5.97KM2,激電中梯5.97KM2及其他地質工作,普查費用78.08萬元。
巷道工程探礦846.9m,刻槽取樣850件,生產探礦費用149.90萬元。
2021年度合計支出探礦費用1,734.84萬元。
(3)金鵬礦業:
金鵬礦業2021年探礦及資源勘探情況主要包括:
生產探礦馬山采區坑內鉆1,740.5米,費用為28.74萬元;坑探244m,費用44.77萬元;刻槽化驗費用6.61萬元。
2021年度合計支出探礦費用80.12萬元。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1、礦產資源優勢
公司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主要礦山東礦所在礦區位于東升廟多金屬硫鐵礦系大型鋅硫礦床,其鉛鋅、硫鐵礦儲量在國內名列前茅。為進一步增強資源優勢、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報告期內公司完成了銀多金屬礦宇邦礦業65%股權的收購,該礦目前擁有的備案儲量排名全球第七,亞洲第一,并且該礦礦床規模大,具有較大探礦增儲潛力。此外,公司積極推進資產注入的國城實業,擁有的大蘇計露天開采鉬礦屬于國內大型鉬金屬礦床,注入后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及發展后勁。
2、生產規模優勢
目前,礦山企業正在向規模大型化、裝備科技化、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等方向發展。東礦已取得350萬噸/年的采礦證,可通過擴產進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國內鉛鋅礦采選行業的地位,使自身在與下游冶煉企業合作中處于更加有利的主導地位。此外,宇邦礦業將逐步通過技改擴建釋放產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生產規模。公司積極推進國城實業資產注入,其500萬噸/年產能在國內名列前茅,注入后將使公司在鉬行業占有一席之地。
3、地域區位優勢
公司主要礦山多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地區為我國鉛鋅礦主要產地之一,該地區有色金屬采選和冶煉均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且國家產業政策和稅收政策對該地區具有一定扶持力度。此外,公司下屬各礦山企業均鄰近城鎮,交通運輸條件便利,有利于公司礦產品的銷售。
4、生產技術優勢
現代礦山企業的競爭主要體現在企業資源配置的效率,專有技術、核心技術和技術創新是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徑。公司下屬企業東礦公司,擁有先進的直徑6.4*3.3m半自磨機生產設備,有效實現了選礦的全流程自動化。該企業先后獲得一系列行業獎項證書,其中:“復雜空區災害隱患環境下傾斜厚礦體安全高效連續回采關鍵技術”曾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采礦廠、尾礦庫獲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證書;選礦廠獲得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企業證書。此外,公司報告期內并購的宇邦礦業將通過引入先進的光電干拋技術,有助于提高入選品位、降低選礦成本。
5、人力資源優勢
公司擁有一支優秀的管理團隊,在礦山生產經營和資本運營方面具有豐富從業經驗;同時,公司技術團隊中骨干人員均具備十年以上的地質和礦山工作經驗。此外,公司高度重視并將繼續堅持人力資源戰略,通過構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員工薪酬體系和激勵政策,更好地實現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戰略目標。
四、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作為重要的非可再生性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既是日常生活材料的重要來源,又是極其重要的社會生產原料,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因此,礦山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有色金屬行業為周期性行業,全球經濟狀況、重大經濟政治事件等因素對有色金屬價格影響較大,隨著近年來中國GDP增速放緩,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以及貿易不確定性增強;近年來,國家對有色金屬行業加大了產業扶持力度,優化行業布局,建立和完善了礦產資源儲備與規劃體系,大幅度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探和合理開發利用效率,強化礦業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生產和利用方式的轉變。在“雙碳”目標推動下,新興產業及新能源產業景氣度將不斷提升,將為新能源金屬行業帶來更多機遇。
(二)發展戰略
近年來,公司通過收購重點布局銀、鉬等稀貴金屬領域,優化配置資源品種結構,全力打造以稀貴金屬為核心,以傳統鉛鋅銅等有色金屬為基礎,以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為輔的三位一體的集群化業務發展模式。
(三)2022年生產經營計劃
2022公司,年計劃開采鉛鋅銅銀鉬原礦935.5萬噸,計劃生產鉛、鋅、銅合計5.63萬金屬噸,銀106金屬噸,鉬5,945金屬噸,硫精礦17.7萬噸,硫鐵粉24.5萬噸,硫酸22.32萬噸,次鐵精礦20.85萬噸,并計劃生產鈦白粉1.5萬噸;此外,公司還將結合自身產品繼續開拓相關貿易業務。
上述計劃是基于公司現有和擬并購企業礦山的礦產資源、以及對行業環境和經濟發展趨勢的判斷,能否達成取決于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狀況、市場價格情況及公司管理效能等諸多因素,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公司將根據產品市場行情狀況及公司業務實際經營情況對產量預算指標適時進行合理調整。
(四)為完成2022年目標任務擬采取措施
1、全面確保安全生產落實到位
安全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堅持安全發展。安全生產重在班子重視,重在落實責任,重在預防檢查,重在整改落實,重在教育宣貫。日常生產經營中,要保證機構、編制和人員到位,安全管理要做到無死角、全覆蓋。公司要定期、不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活動,通過交叉檢查、強化整改、互相監督、定期評比,切實做好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2、打造高效企業管理運行環境
公司總部將進一步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各子公司要根據企業管理特點和總部管控需要,強化細項各項管理工作。公司將從基礎數據統計、標準、制度和流程等方面,真正做到企業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查、業務規范、流程順暢,打造高效的企業管理運行環境,營造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企業文化。
3、堅決落實年度生產經營目標
公司各單位以業績和目標為導向,堅定不移落實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各單位要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將已經確認的年度經營目標分解成季度目標和月度目標,將具體任務落實到人,通過條線分解,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名員工身上,相互協作,確保年度目標的實現,同時,要通過提高采出礦量、入選品位和回收率等措施,提高產品產量。
4、進一步強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公司財務管理嚴格預算管理為基礎,以成本控制為中心,以資金管理為主線。公司各單位要繼續深化全面預算管理,細化預算編制,力求實現預算目標科學、資源配置合理、內容準確完整;通過加強預算審核、調配、分析、執行跟蹤和監督,將預算執行情況納入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定期召開成本分析會,找出成本波動的關鍵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成本,加強成本控制力度。此外,公司將合理安排資金使用計劃,努力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5、加快推進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礦山建設
公司將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信息化建設,并將加快信息系統集成模塊化建設。2022年,公司將在重點業務條線和重點礦山,全面推行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礦山建設的試點,打造信息化示范樣板。此外,公司還將加快建設可視化生產調度指揮系統,保證工作效率,暢通工作渠道。
6、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2022年,公司文化建設將在搭建文化宣傳平臺的基礎上,重點圍繞經樹立經營理念和體現管理者思路方面,不斷提煉文化精髓,逐漸形成“方向明確、靈魂飽滿”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和文化體系。公司各單位將積極圍繞企業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完善相應的考評機制、決策體系、獎懲機制、薪酬體系,將企業文化落實到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力量,驅動企業的不斷發展。
(五)可能面對的風險及解決方案
1、市場風險
公司主營業務為有色金屬采選,有色金屬行業為周期性行業,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如果鉛、鋅等市場價格受全球經濟狀況、我國經濟發展情況、重大經濟政治事件等方面的負面影響出現大幅下跌,或公司銷售精礦產品時對有色金屬價格走勢發生誤判,公司經營業績將受到較大不利影響。公司將通過加強市場價格預判、采用點價銷售模式等有效措施降低市場價格波動對經營的影響。
2、經營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的生產運營礦山為東升廟礦山,若東升廟礦山出現如安全生產事故、自然災害等經營風險,導致其較長時間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將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較大不利影響。公司將通過加強內部礦山資源勘探以及尋求外部優質礦山并購機會等措施,進一步增加公司礦產資源儲量,降低公司對單一礦山的依賴度。截至目前,公司成功完成宇邦礦業65%股權收購事項,并正在積極推進國城實業注入項目,在豐富公司礦產品種的同時,努力降低相關經營風險。
3、環境保護風險
在礦產資源采選、硫酸生產等過程中會產生廢石、廢水、廢渣及廢氣等廢棄物,雖然公司對該等廢棄物已嚴格按照環保相關要求進行處理和排放,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家對環境保護工作日益重視,相關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也將更加嚴格。如果國家進一步提高環保標準或出臺更為嚴格的環保政策,公司可能需要追加環保投入,進而導致經營成本提高,降低企業盈利能力。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逐步加強環保投入,降低環保政策變動對公司經營的不利影響。
4、原礦石開采風險
公司根據礦產資源儲量、礦體品位、形態、規模、巖層狀況等方面的綜合情況,科學確定礦山開發利用方案。但由于勘查信息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異,使得先期確定的礦山開發方案在實際開采過程中可能需要動態調整,導致相應的采礦計劃可能無法完全達到預期目標,進而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通過加強礦產資源勘探、開采等專業團隊建設,以及對下屬礦企開展數字化礦山建設,并根據市場行情科學合理制定采礦計劃,以降低原礦開采的不確定性。
5、政策風險
由于目前國家實行采礦、探礦有償取得制度,礦產經營企業必須獲得采礦權或探礦權許可證后,方可在許可期限和規定范圍內開展采礦或探礦活動。此外,探礦權證須在轉為采礦權證后方可進行采礦活動,許可期滿可申請續期。如果公司控制的礦產資源無法及時獲得采礦權證或在該等權證到期時未能及時延續,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6、安全生產風險
由于采礦活動會對礦體及周圍巖層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采礦過程中可能出現片幫、冒頂等事故,因此存在安全生產風險。公司目前已建立了完整的安全責任體系,并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安全生產管理中仍可能存在一些容易出現疏忽的環節,因此礦山的安全標準化工作還需要不斷提升。如果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將對公司經營業績和品牌聲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生產安全重于泰山,需要常抓不懈,企業對于生產安全如何強調也不為過。公司將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活動,通過交叉檢查、強化整改、互相監督、定期評比等多種措施,切實抓好礦山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堅決杜絕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