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間。縣域地勢由北東向西南逐漸隆起,汝河、白河、伊河三條河流貫穿其間,有著“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稱。

嵩縣白云山
嵩縣已探明的金屬礦產有金、銀、鉬、鉛、銅、錳、錫、鈾等十多種;非金屬礦產有螢石、石英、鉀長石、蛭石、石墨、重晶石、大理石、高嶺土等二十余種。嵩縣是我國重要的螢石礦生產縣,螢石礦資源豐富。

花崗巖地貌
考察區位于中朝準地臺南緣,華熊臺緣坳陷,崤山魯山拱褶斷束中部、馬超營斷裂東段。區內出露地層為中元古界熊耳群眼窯寨組流 紋巖夾英安巖,馬家河組安山巖、玄武安山巖, 區內巖漿活動頻繁,構造變動強烈,形成區內廣 泛分布的花崗巖體。

區域地質略圖
到達項目現場后,項目負責人安排考察線路。礦區內高山峻嶺,山脈均為北西向展布,我們就沿著山溝,沿著北西方向順著山溝,翻越山脊,重點對螢石礦露頭及地表鉆探位置進行考察、核實。

項目考察路線圖
剛進入礦區就見到兩處沿脈短硐口,揭露了北東向螢石礦脈,控制礦體長約20米,礦脈寬約0.5—1.2米,目估螢石品位約40%,產于花崗巖斷裂帶上,傾角陡,礦體頂底板界限清晰。

沿脈硐口見螢石礦脈
后續考察發現地表開挖露頭,地表鉆探工程及淺部民采硐道揭露了三條螢石礦脈。1號號螢石礦體由老硐采空區、ZK0201及地表民采剝土控制,礦脈寬約0.5-1米,產狀73°/SE80°,地表出露長度大于200米;2號螢石礦體由ZK0101及地表民采控制,寬約1-2米,產狀45-55°/近直立,地表出露長度大于300米;3號螢石礦(化)體由地表剝土及地表民采控制,寬約3-5米,產狀325°/SW陡傾,地表出露長度大于100米。

螢石礦帶剝土
1、2號礦體為北東向展布,3號螢石礦體為北西走向,在礦體交匯之部位為一山脊,地表礦化帶硅化強烈,山脊附近淺表挖開露頭揭露寬約2.5米螢石礦脈,目估品位約40%。表明在兩組成礦構造帶交匯部位,有利于成礦。

礦脈“分枝”現象
本區螢石礦帶均產于花崗巖內,礦體分布嚴格受斷裂構造控制,在兩組成礦構造帶交匯部位,有利于成礦。該螢石礦帶品位目估較高,礦體較連續,有分支復合現象,礦石多呈紫色、 淡綠色、乳白色脈狀、透鏡狀產出,雜質較少。

地表開挖規模
嵩縣螢石礦分布在車村、木植街、大章、 舊縣、德亭境內,重要成礦區帶主要在木植街、 車村鎮和大章鄉。近年來外圍地質工作較多,成果良好,建議項目應多搜集礦區附近地質資料進行參考、對比,便于本區內的螢石礦找礦工作開展。

這是什么礦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