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探險小說青睞的地方,如沙海、邊疆,深山、老林,往往也是地質工作者考察、勘探,開礦、建設的熱土。
比如大興安嶺很多山巒疊嶂、人跡罕至的地區,小說家往往將其描繪得充滿神秘色彩——幽暗深邃的山洞、遠古洪荒的寶藏、似真似幻的傳說……其實,寶藏確實有,但勘探、開采可比小說中的探險故事更為艱難。
在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南麓的“岔路口”,就有一座世界級的鉬多金屬礦區。礦區位于五月飄雪九月降霜的“高寒禁區”,河流縱橫交錯匯入嫩江,森林密布、峽谷崎嶇,一直到21世紀初,這里都是全國主要成礦區中少有的“處女地”。
也正因為本是人跡罕至的“處女地”,當探明這里有著遠景儲量達500萬噸、規模全球前列的鉬礦時,如何借助數字化技術,將其建設成為世界先進水平的礦山就成為一道難題。
作為新建礦山,如何開發一套基于礦山信息模型的礦山設計、管理與決策系統,實現礦山全生命周期安全綠色持續發展?面對儲量大但組成元素品位相對較低的現實,如何降低項目建設風險,根據市場變化、技術進步確定最佳邊界品位?
這些問題,需要基于三維地質信息建立更加全面的礦山數字化系統,并分版塊予以專項針對性處理。而迪邁科技深耕礦山信息化智能化,2004年創業至今的十八年來,迪邁科技已經從DiMine軟件平臺開始,圍繞資源開采數字化、生產作業智能化、生產管理智慧化、安全監管智慧化四大板塊已經構建了數十種軟件平臺、決策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如采掘計劃編制系統(iSched)、露天配礦系統(iBlende)、地下礦智能調度系統(OpDispatch)、生產執行系統(iMes)、工業物聯網裝置與系統、井下無人駕駛系統等。
迪邁科技開發如此廣泛的產品線,動力來自哪里?更全的產品矩陣如何幫助客戶降本增效?在工業軟件國產化浪潮下,礦山數字化與智能開采方案未來又有著怎樣的想象空間?
客戶需要更全的產品線服務
前不久,迪邁科技作為獨家投資方,參與了新型激光雷達技術應用服務商空維激光的天使輪融資。據了解,空維激光擁有激光感知與處理、點云三維建模技術,能夠利用新型激光雷達為傳統工業、礦山、交通等行業提供智能化改造方案,以及低速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服務應用。
以三維礦業軟件平臺起步的迪邁科技,邁入上游激光雷達產業,有著產業鏈協同推進的考量。
一方面,這是為了實現軟件平臺與硬件深度綁定、保持數據一致性等技術性要求。
傳統的礦山生產過程是以二維平面圖和剖面圖來表示礦體形態及賦存狀態等,這種方式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有所改變。當時,隨著地質統計學、計算機圖形學和三維可視化技術的發展,利用計算機進行三維建模、生成采礦單體設計模型已經成為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