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天地源礦業整理,內含權威政策資訊、國內、國際礦業資訊,歡迎閱讀分享。
權威政策資訊
科技部: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科技解決方案
“碳達峰、碳中和確實是發展中的一個重大挑戰。真正要達到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需要方方面面去努力,科技解決方案是其中一個關鍵。”在國務院新聞辦2月25日舉行的科技創新有關進展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部正在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方案和技術路線圖,并且進行部署。
王志剛表示,解決碳達峰、碳中和問題要從科學開始,進而帶動經濟社會的改變。要針對需求列出一些重大研發課題。科技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組織高校、企業、研究院所等,一起努力,探索更好的方法、更多的路徑,出更多的成果,為減少碳排放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表示,科技部已經啟動了氫能、新能源汽車等20多個碳中和科技重點專項,以科技支撐綠色低碳發展,立足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先進煤電技術,引領了煤炭高效清潔利用。他舉例說,國家能源集團宿遷電廠應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供電的煤耗去年已經下降到266.8克/千瓦時,比火電機組平均煤耗下降了11%。
王志剛表示,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科技要努力讓煤的利用更加高效清潔。宿遷電廠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國家能源局正在推廣。“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要靠科技才會有一番嶄新的面貌,為減排做出更大的貢獻。”王志剛說。
發布會上,王志剛還介紹了去年科技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創新活動的全鏈條部署,取得的系列成果、進展。“天問一號”開啟火星之旅,“羲和號”實現太陽探測零的突破,“神舟十三號”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海斗一號”成功實現萬米下潛,并完成科考應用;“深海一號”生產儲油平臺正式投產,支撐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能力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據介紹,過去一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到2.79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成功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發改委:完善煤炭市場價形成機制的規定5月起執行 進口煤不適用
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通知自2022年5月1日起執行,進口煤炭價格不適用通知規定。通知設定了重點地區煤炭出礦環節中長期交易價格合理區間,其中山西地區熱值5500千卡的煤價合理區間為370-570元/噸,陜西為320-520元/噸。
國內礦業資訊
電解鋁行業預計將在2023年前被納入全國碳市場
一項行業調查結果顯示,繼發電行業之后,水泥、鋼鐵以及電解鋁行業預計將在2023年前被納入全國碳市場。全國碳市場的碳價也將會穩步上漲,預計由2022年的49元/噸升至2025年的87元/噸。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預計全國碳市場的碳價將會穩步上漲,但對于上漲幅度的預期存在較大差異。2022年的全國碳市場平均碳價預期為49元/噸,到2025年將升至87元/噸,在2030年之前將達到139元/噸。
調查發現,水泥、鋼鐵以及電解鋁行業對被納入碳市場進行了相對更加充分的準備。受訪者大多認為,這三個行業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時間是2023年之前,而超過三分之一受訪者預計上述三個行業將最早于2022年被納入。石化、造紙、化工、航空等其他重點排放行業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平均預計時間則是在2024年之前。
山西興縣將建設全國具競爭力的鋁鎂新材料產業基地
記者從山西呂梁獲悉,該市下屬的興縣將在“十四五”時期把轉型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在轉型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建設全國具競爭力的鋁鎂新材料產業基地。
該縣抓住“煤鋁共采”政策機遇,加快推進華興鋁業礦權分立后2個無煤礦區探轉采和華潤聯盛、金地煤業4個煤礦“煤下鋁”開采手續辦理,爭取早日獲準開采,全力保障氧化鋁項目鋁土礦需求。建成中電投魏家灘楊家溝礦區和蔚汾鎮賀家圪臺礦區。抓好鋁鎂新材料產業發展,推動包頭一禾、上海正岸、河北亞泰等項目向延伸產業鏈條,蘇州元泰15萬噸高強度鋁合金項目盡快投產達效,積極對接中信戴卡、中信渤海鋁業、秦皇島宏興鋼鐵等行業標桿企業,爭取入駐開發區。積極爭取引進華陽新材料、太原東鋁,建成二期50萬噸電解鋁項目。
該縣將用足用好山西省、呂梁市賦予興縣的0.3元電價優惠政策,承接國內鋁鎂加工產業轉移,持續引進大項目、好項目,實現100萬噸電解鋁就地消納。打造百萬噸電解鋁、200萬噸鋁加工、千億元產值的鋁鎂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全國具競爭力的鋁鎂新材料產業基地。
國際礦業資訊
智利或成為銅礦開采稅賦最高的國家
世界最大的銅生產國智利正在微調一項新的采礦特許權使用費法案,該法案將根據總銷售額和盈利能力提高對公司的關稅。
對此,FTI Consulting(富事高咨詢公司)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我們估計,如果新稅獲得批準,智利銅礦開采公司的稅率可能會提高到80%,利潤率在目前的銅價下下降50%以上。"
分析人士認為,智利可能成為銅礦開采稅賦最高的國家,迫使企業重新審視其當前和未來投資的可行性。
未來印尼錫礦資源將向大型冶煉廠集中
截至2021年底,印度尼西亞(下稱印尼)錫礦儲量80萬噸,全球占比16%,儲采比15年,低于全球平均的17年。印尼現有錫礦資源礦床更深,品位更低,錫礦產量受到較大壓制。目前,印尼錫礦開采深度已由地表下50米降至地表下100米~150米,開采難度提升,印尼錫礦產量也隨之逐年下降,已由2011年的峰值10.45萬噸下降到2020年的5.3萬噸。雖然印尼仍為世界第二大錫礦供給國,但印尼在全球錫產量占比由2011年的35%,下降至2020年的20%。
作為全球第二大精錫生產國,印尼的精錫供給非常重要,但是印尼精錫供應總量和供應彈性呈現下降趨勢。
筆者認為,未來印尼錫礦資源將更多向大型冶煉廠集中,小企業精錫產量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小,精錫產量將趨于穩定,產量彈性將系統性下降。隨著印尼錫原礦品位下降,小企業的小規模生產模式愈發不經濟,大量小企業將被清出市場。印尼新礦業法出臺后,錫原礦供應將更多流向大型企業,對小型冶煉企業的錫原礦供應產生“擠出效應”。(作者單位:中金有色研究)
瑞典生產歐洲首批電池陽極碳材料
據MiningWeekly報道,澳交所上市的塔爾加資源公司(Talga Resources)在瑞典的電動汽車陽極(EVA,Electric Vehicle Anode)材料廠進入調試,首次生產出歐洲電池陽極材料。
該公司周四稱,生產車間調試的首批產品塔爾加陽極碳材料(Talnode-C)。
Talnode-C是世界上碳當量最低的涂層陽極材料。
塔爾加公司經理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表示,“成為首個在歐洲生產鋰離子電池陽極材料的公司,并且使用本土石墨開采、加工和涂層技術意義重大,體現了公司Swerim團隊的卓越工作,以及股東和相關方面的支持”。
“Talnode-C表現為世界上排放最低的陽極材料,我堅信它成為目前電動化轉型所需本土綠色電池的最好材料。”
隨著工廠調試完成,Talnode-C將運往電池生產廠進行下一階段的商業性試驗。到目前為止,塔爾加已經收到23家電池生產商和主要汽車OEM生產商要求Talnode-C的訂單。
EVA電池廠調試按時按預算推進,預計3月底前完成調試,4月初正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