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僅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機電維修技術特長,而且每月能多掙一千多塊錢,干起活來渾身都是勁。”在山東能源魯西礦業李樓煤業副井絞車房,從礦燈房轉崗走上機電維修新崗位的王鵬開心地說,實施崗位置換,他和工友們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
今年10月份,按照魯西礦業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圣國到礦調研時提出的“實施人員崗位結構置換,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工作要求,李樓煤業積極運用崗位優化置換方法,著力推進女工崗位置換地面男職工崗位、地面男職工崗位轉改井下生產崗位,有效釋放了人才活力。
以往,像礦燈房、選煤廠集控室等地面崗位大多都是男職工充當“主角”。李樓煤業通過采取女職工可替代崗位置換辦法,已有7名女職工優化調整到新崗位,其中5名女職工轉崗進入礦燈房工作。
“只要用心學習,踏實工作,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能出彩。”從煤炭管控中心轉崗到機電工區礦燈房的女職工張馨文表示,通過培訓考試,已經拿到了礦燈和瓦檢儀維修證,一定用心干好工作,為礦井發展貢獻力量。
按照“人崗相適、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原則,李樓煤業對“騰崗”富余人員進行精準培訓,提升他們的勞動技能,并充實調整到井下皮帶司機、維修工、排水工等崗位,有效緩解了井下勞動用工緊張局面。
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是李樓煤業此次實施崗位優化置換的工作亮點,實現了員工向重點工程、高價值崗位有序流動。
通防工區員工曹金輝原來是一名瓦斯檢查工,這次報名轉崗到了掘進一區,通過學習掘進施工作業規程、崗位應知應會及專業技術知識,很快掌握了安全施工流程。“以前就特別佩服干采掘生產一線的工友,肯吃苦、敢拼搏、收入高,覺得他們是礦井最可敬的人。如今我也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收入也增加了,感覺很自豪。”曹金輝表示。
崗位一轉天地寬,崗位“換”出新活力。截至11月中旬,李樓煤業共有6人從地面崗位優化補充到井下輔助崗位,19人報名轉崗到井下采掘生產崗位,為一線生產隊伍注入了新生力量,有效優化了隊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