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金屬礦業經濟研究院主辦的“中國貴金屬產業發展高端論壇”通過線上成功舉辦。中國金屬礦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金志峰主持論壇。來自世界協會、世界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陜西黃金、河南、有研億金等行業專家和領軍企業代表參加研討。
金志峰在致辭中指出,我國是一個貴金屬資源豐富的國家,貴金屬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建設領域。幾十年來,我國政府重視貴金屬資源的開發利用,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形勢穩中向好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貴金屬下游傳統行業及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驅動貴金屬整體市場需求顯著增長,行業進入發展機遇期。同時受地緣政治及疫情沖擊影響,全球對貴金屬的重視度顯著提升,貴金屬市場波動加劇,產業發展仍面臨重大風險挑戰。為進一步明晰產業發展方向、把準企業關注重點,本次論壇特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和企業領導,圍繞貴金屬市場趨勢、資源開發、工業應用、行業前景等業內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主題演講,凝聚產業發展共識,推動貴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總代表王立新在《全球及中國黃金市場趨勢》演講中提出,從全球黃金市場供需格局看,央行購金與個人投資的增長以及流出放緩,將2022年的全球黃金需求推升至11年最高位。2022年全球央行購金1,136噸,創55年來紀錄新高。全球金飾需求保持韌性,全年金飾消費同比下降3%至2,086噸。在通脹驅動下,西方金條金幣投資支撐全球個人投資下半年總量走高。科技用金需求在第四季度降幅明顯,全年總量同比下降7%。全球金礦產量以及回收金供應均有所上升。展望2023年,在投資領域,黃金ETF和場外投資需求或接力金條金幣,但經濟衰退和通脹下滑或對其構成挑戰。在金飾與科技用金領域,中國或成全球金飾增長亮點,科技用金將維持低迷態勢。在央行購金上,上方空間或仍有打開潛力。從黃金供應角度,北美地區有望推動全球金礦產量繼續上升。盡管預期回收金供應或有小幅下降,但高金價、低通脹可能令回收金供應出現意外回升。
陜西黃金集團副總經理任革凡在《“十四五”國內黃金資源開發前景展望》演講中提出,“十三五”期間,我國黃金產業規模繼續擴大,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兩化融合賦能黃金產業數字化轉型,行業標準體系不斷完善;黃金珠寶產業創新發展,黃金市場功能逐步完善。同時黃金產業發展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和不足:在黃金礦業方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矛盾突出,黃金企業規模偏小,礦產資源量與礦產需求不均衡、不匹配;在黃金消費方面,黃金珠寶業亟需打造自主高端化品牌;在黃金市場方面,黃金市場體量和國際影響力有待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國際話語權有待加強。從行業發展環境看,全球不安全、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國內權益金制度改革、安全監管高壓態勢等將繼續對礦山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十四五”黃金產業的規劃目標將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黃金產業發展和安全,推進黃金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補齊產業鏈短板,促進黃金產業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發展。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副秘書長靳湘云在《“雙碳”下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演講中提出,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初步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白銀產量達到26886噸,同比增長14.8%,原料對外依存度為49%。2022年全球礦產銀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墨西哥新項目的投產及達產貢獻了最大增量,智利在產礦山以及新項目的產出也成為主要的增長點,但秘魯、中國和俄羅斯產量下降部分抵消了上述增量。2022年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支持下,白銀需求再創新高。印度白銀需求的激增,拉動世界銀飾、銀器及現貨投資需求大幅增長。針對“十四五”期間白銀產業的發展趨勢,安泰科預計原生銅和原生鋅的產量將維持低速增長,原生鉛產量基本持平,因此作為伴生的原生銀產量平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