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分別于2023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開幕。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踴躍建言,對鐵礦石行業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找礦 保供 降稅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鋼集團首席專家、金屬礦山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鋼礦院技術創新委員會主任王運敏表示:聚焦通過科技創新進一步提升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和水平建言獻策。
他指出,目前在很多領域,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水平仍較為滯后;在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科技投入相對較少。對此,王運敏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加大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創新投入,設立國家重大專項;
二是加大對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支持,提升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為“基石計劃”提供科技支撐,賦能礦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統籌規劃幾個國內資源開發上產增效示范基地,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已有戰略性礦產資源基地能力,實現戰略資源高質量增效提產,全面創新新建基地的架構與開采模式,超前謀劃儲備基地的數量與規模;
四是布局海外礦產資源供應基地建設,加強與資源所在國之間的合作,投資布局產業鏈關鍵環節產能儲備。
全國人大代表,首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民革以首鋼礦業公司為例表示:針對降低國產鐵礦石稅負水平,提升鐵礦企業競爭力建言獻策。
他指出,當前公司涉及的稅費主要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礦產品資源稅、水資源稅、環境保護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企業所得稅、契稅、殘疾人就業保證金、水土保持補償費等。“近幾年,噸鐵精粉承擔稅費(不含增值稅)比例約為22.12%,高于國外鐵礦稅負。
反觀國外,澳大利亞卡拉拉礦稅費負擔率在4.5%、巴西稅費負擔基本在10%左右,美國、加拿大個別州鐵礦企業的稅費負擔率6.5%。基于此現狀,趙民革提出3點建議:
一是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降低鐵礦企業增值稅稅負。趙民革建議,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調低鐵礦企業增值稅率或實行差額計算增值稅政策。比如比照房地產行業增值稅政策,鐵礦企業增值稅銷售額可扣除土地價款、地方補償費、土地使用稅和資源稅等項目,降低行業稅負,提升鐵礦企業競爭力。
二是降低礦產品資源稅,提高國內鐵礦企業競爭力。趙民革建議,從價計征鐵礦選礦產品稅率,保持原水平不上調,降低鐵礦稅負。這樣既符合國家減費降稅要求,也利于提高國內鐵礦企業競爭力。
三是細化資源稅征收范圍,鼓勵鐵礦企業提高資源再利用水平。趙民革建議,對利用低品位礦石、廢石、尾礦等提取的礦產品免征資源稅,增加企業資源回收動力,避免資源浪費。同時,對利用尾礦、廢石生產的建筑砂、建筑砟等建材產品免征資源稅,這些本屬鐵礦廢棄物范疇,征收資源稅,不利于鼓勵鐵礦企業提高資源再利用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新任輪值會長、鞍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成旭表示:對于加快實施“基石計劃”,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建言獻策。
他指出,我國鋼鐵工業已經走在了世界舞臺中央,但是沒有資源強國的保障和支撐,鋼鐵強國的基礎就不穩固、不牢靠。譚成旭表示,鐵礦石長期受制于人,不僅嚴重影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安全,也使鋼鐵行業大量利潤被攫取。譚成旭因此建議:
第一,建立集“找礦、建設、運營”為一體的全生命周期鐵礦石戰略保障機制,保持鐵礦企業合理利潤空間以及投資穩定。包括建立鐵礦企業參與找礦行動鼓勵機制、加大要件審批支持力度、發揮穩定市場調節功能等。
為了進一步扶持、鼓勵開發國內鐵礦山,建議給予財稅政策支持,降低鐵礦企業稅費,調至與國外同行業相同或以下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表示:圍繞從國家層面統籌做好礦產資源總體布局建言獻策。
他指出,當前,全球礦產資源政治化問題突出,我國境外資源供應面臨系列風險沖擊,礦產資源供應鏈體系變得更為脆弱。為確保我國礦產資源安全,做到在關鍵時刻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頂得住、供得上,極端情形下不被“卡脖子”。姜耀東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要從國家層面統籌做好礦產資源總體布局,通過找礦增儲夯實資源基礎,提升守住資源安全底線的能力。制定合理的戰略性礦產資源礦種清單及安全保障關鍵指標、渠道,包括新增資源量、保有資源量、儲采比、儲備礦產資源等。
二是強化礦產資源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和儲備體系建設,提高礦產資源供應鏈的韌性。
三是深化礦業國際合作,健全供應鏈安全保障體系。加強與礦產資源供應伙伴的合作,構建自主可控的海外礦產資源運輸體系,實行“國貨國運”。積極參與國際礦業投資和貿易規則制定,確立與我國地位和經濟實力對等的話語權。
四是全面推動綠色勘查開采和礦山生態修復,提升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五是完善政策法規、加大科技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優化礦業發展環境。加強科技投入,加大地質調查財政投入,持續開展關鍵礦產成礦基礎理論和綜合利用研究,通過技術創新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鋁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表示要發揮央企保障資源安全作用,聚力保護戰略金屬礦產資源安全。
他指出,當前,資源安全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中央企業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國內礦自給率;聚焦科技引領,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聚焦國際合作,優化資源全球布局;聚焦生態保護,實現資源綠色增長。要著力提升資源保障能力,把關鍵礦產資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全國政協委員、國城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城建議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
他指出,希望能夠消除礦產勘查開發的制約因素,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基于此,他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針對礦產資源開發周期長、產業鏈長的特點,從礦產勘查開發信息公開、資金技術門檻要求、礦業權申辦程序與內容簡化、投資鼓勵、稅收減免、技術支持等方面,制定穩定、協調的政策,避免政策頻繁調整影響投資者的穩定預期和投資信心。
二是建立政府部門與企業溝通協商機制和平臺,及時解決礦業權變更中存在的邊界調整、探邊摸底礦產儲量出讓、權益金計征等敏感問題。
三是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解決實際操作中的部門協調配合問題。
四是建議從單向監管轉向雙向監管,減少監管空檔,保障社會資本的合理權益。五是構建分級礦業權合作和交易服務平臺,完善現有的省級礦業權交易服務平臺,構建部、省兩級服務平臺體系。
六是開展礦業權金融改革試點,可以選擇省區或者城市,由多部門聯合開展礦業權金融改革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