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時代機遇,積極謀求轉型升級,又或是探索新的業務領域,已成為眾多傳統行業謀求跨越式發展的新路徑。在不斷適應市場變化主旋律的當下,以正平股份(603843)為代表的轉型先鋒企業,憑借多元化的布局及超前的戰略眼光,市場競爭優勢凸顯。
縱覽正平股份近年的轉型之路,公司從單一的路橋工程施工企業,發展成為基礎設施全領域綜合服務商。如今,正平股份在鞏固基礎設施建設主業同時,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拓展文化旅游、民俗體驗、特色產品銷售等業務,并持續推進有色金屬礦業落地。公司正不斷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實現持續穩步健康發展。
文旅產業迎重要戰略機遇
從基礎設施業務的拓展再到其他相關產業的延伸,正平股份對于轉型的策略并非是追求短期的效益或對市場熱點的盲從,而是以現有業務或資源作為基礎進行延展,探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就文旅+產業而言,正平股份早年就開始布局。公司依托自身主業之一的城鎮建設業務,順應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和大眾旅游消費快速上升的市場趨勢,以“平安驛”為品牌IP,深度挖掘當地的傳統民俗文化,締造以建筑、美食、演藝、非遺為載體,集生態、文化、旅游、休閑、養生、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度假景區。
2019至2021年間,青海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河南平安驛?逗街豫南民俗文化體驗地先后建成運營,其中,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現已被認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和省級示范步行街,并被評為全國文化和旅游系統先進集體、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先進集體、青海省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平安驛?逗街豫南民俗文化體驗地被認定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
此外,正平股份在江西、貴州、新疆等地布局的文旅項目也已在實施中,隨著公司管理經驗不斷豐富、經營模式不斷成熟,江西、貴州等地文旅項目陸續建成運營后,公司的品牌效益和規模效應將進一步提升,“平安驛”品牌IP的市場競爭力和公司盈利水平也將水漲船高。
其實,文旅項目屬于城鎮綜合發展業務范疇,隨著各地城新型鎮化的發展,城市綜合環境治理與基礎功能提升項目中包含的文旅項目將反哺于城鎮功能的改善。而隨著各地文旅項目的建成,也將為公司基礎設施業務拓展根據地,能夠實現基礎設施與文旅產業相互賦能發展。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到2025年,旅游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現代旅游業體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給、優質供給、彈性供給更為豐富,大眾旅游消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伴隨擴內需為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任務之首,擴大文體旅產業規模有望成為擴內需的重要抓手,疊加疫情文旅體行業中受損嚴重,疫后復蘇彈性大。
今年全國旅游度假區景氣度高漲,根據攜程數據,2023年一季度全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內全部住宿設施預訂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超過300%,多個景區已恢復甚至超過2019年水平。另據美團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國內旅游訂單創5年來新高。
值此旅游業重要戰略機遇期,正平股份日前在e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將積極融入國家“十四五”旅游發展大局,牢牢把握機遇,推動公司文旅板塊實現高質量發展。
不僅如此,公司同時希望依托各地民俗文化體驗地,深度挖掘整合各地名優產品,通過線下體驗展示及線上平臺聯合推廣,傾力打造產品體驗式消費的新零售品牌“平安驛品”。
通過文化體驗地匯聚更多渠道公域流量,實現線上線下流量互融,增強各地游客與“平安驛品”的聯系,正平股份或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依托青海豐富資源優勢 有色金屬業務大有可為
如果說文旅+產業是公司業務版圖中的“現金奶牛”,那毫無疑問有色金屬將是正平股份未來發展的壓艙石。
青海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大省,已經走出了鹽湖股份、藏格礦業、西部礦業等多個行業頭部企業。而作為扎根于青海的上市公司之一,依托青海獨特的資源稟賦,正平股份拓展礦產資源的勘探、采選及其產品的銷售等業務具有天然優勢。
目前,公司已取得青海省格爾木市那陵郭勒河西鐵多金屬礦M1和M3磁異常區詳查的探礦權,礦區蘊含15種礦石類型,其中銅、鐵、鋅占比較大。根據相關評審意見書,M1磁異常區經評審確定資源量銅礦石約556萬噸、鐵礦石約636萬噸、鋅礦石約120萬噸。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4.5%,增幅創近九年新高,增速比2021年增速加快10.4個百分點,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出9.4個百分點。據預測,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總體仍會保持平穩運行,預計2023年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增幅在3.5%左右,有望突破7000萬噸。
公開資料顯示,正平股份那陵郭勒河西鐵多金屬礦M1磁異常區已完成詳查工作,正在辦理采礦證。隨著后期運行投產,該業務有望成為公司重要利潤貢獻點。
此外,正平股份與陜西阿特拉斯國際礦業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了正平阿特拉斯鋰業(陜西)有限公司,正在開展鋰等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及相關新能源產品的國內外貿易等。公開信息顯示,正平阿特拉斯鋰業(陜西)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2月完成工商登記注冊手續,目前正在有序開展相關業務。
從基礎設施到多元化發展
正平股份成立于1993年,原先主營業務為路橋工程的施工、養護、勘測設計、試驗檢測,以及鋼制波紋涵管等工程設施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歷經20多年的深耕于2016年9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上市后,正平股份產業鏈不斷向基礎設施的其他方向延伸和拓展,公司先后完成隆地電力、貴州水利等股權收購,并不斷加快業務拓展范圍,在交通建設、城鎮建設、水利建設、電力建設行業打造投資商、承包商、制造商和運營商,全面完成“四商興正平、四業同發展”戰略布局。
憑借技術優勢及完備的業務資質,正平股份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公司先后4次被交通部評為公路施工AA級信用等級,入選了中國建筑業成長性企業200強,連續19年入選青海企業50強,2021年位居青海民營企業50強第二位,連續三屆榮獲青海省優秀企業,連續六屆被評為青海省優勢建筑企業,先后榮獲多項國家級和省級榮譽。
一邊強筋健骨做大做強傳統主業基礎設施,保持綜合經營、協同發展的競爭優勢,另一邊正平股份則積極開啟了多元化的發展道路。按照“立足西北,拓展全國”的發展思路,公司將目光投向文旅及礦業領域,尤其近兩年來,公司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確立“文旅+產業和有色金屬礦業”雙翼發展戰略。一步一腳印,正平股份經營范圍從原先的以青海省為主,目前已拓展到足跡遍及西北、西南、華北、東北、華中、華東、華南的二十多個省份。
分析人士指出,整體而言,正平股份傳統主業基礎設施業務持續向好,基本盤穩健,加上新培育的文旅+產業和有色金屬礦業兩大業務都漸入佳境,隨著后續業務的不斷深入及延展,或將助力公司經營向前邁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