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伊始,萬物并秀。走進山東金富礦業有限公司各礦山企業,一座座井架高高聳立,一棟棟現代化廠房錯落有致,綠蔭環繞,鳥語花香,處處生機盎然,一幅新時代綠色礦山發展的優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山東金富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富礦業”)自成立以來,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綠色發展、生態立企作為第一要務,現已發展成為以礦山開發,采礦、選礦、礦產資源運營為主營業務的大型國有礦山企業,年礦石生產能力1200萬噸,鐵精粉生產能力438萬噸,是國內首個國家級綠色礦業集團。
金富礦業的發展,凝聚著公司副董事長孫利的艱辛付出和辛勤汗水,他既是親歷者,也是見證者,更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先后榮獲全國綠色礦山高質量發展引領者、全國綠色礦山建設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新理念新模式引領高質量發展新生態
“灰頭土臉”曾是傳統鐵礦行業留給人們的固有印象,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孫利的答案是: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資源開發、生產經營全過程,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
孫利帶領金富礦業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探索構建了以標準化為基礎,安全防范為關鍵,綠色建設為抓手,數字技術為支撐,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的“五位一體”綠色礦業集團建設模式,全面協調推進集團的綠色化發展,協同打造“綠色、安全、和諧、智能、高效”的綠色礦業集團。
金富礦業在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集團化“一盤棋”發展的同時,兼顧各個礦山的具體特點,突出個性優勢,因礦制宜地建設各個礦山,使每個綠色礦山各具特色、各領風騷,交出了一份綠色礦山建設亮麗答卷——下屬6個礦山中,有3個入選國家綠色礦山名錄庫,2個入選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庫,其中還有1個礦山當選為全國綠色礦山建設標桿,1個礦山被授予智能礦山建設貫標示范單位。通過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生態、安全效益的同時,還實現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通過實施綠色礦山建設,每年可增加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
科技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孫利最崇尚“創新”兩字,“想”別人未想,“干”別人未干的事。
深入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借助行業內最新研究成果攻克“卡脖子”技術,拓寬掘深技術創新“護城河”。孫利牽頭,金富礦業與北京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長沙礦山研究院、馬鞍山礦山研究院、中冶北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發安全高效開采綜合技術。在深部采場穩定性研究、多水平采場布置、礦房結構參數優化和充填配比、充填體強度標準、采選充平衡發展、礦山防治水等方面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難關力度,金富礦業公司先后獲得多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多項科學技術獎。由孫利作為第一創作人研發的似膏體充填技術獲全國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編撰完成的《嗣后充填礦山高效開采與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中國鋼協、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二等獎。
用創新激活綠色開采新動能,引領企業提質增效。孫利緊緊圍繞產學研用一體化,打造“技術創新—技術驗證—技術落地”完整產業鏈路,為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廣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由他主持建設完善的地壓在線監測系統,對采區圍巖變形、應力變化等進行監測預警,為安全高效采礦提供技術支撐。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完成了“三下”開采礦柱回收項目,該項目實施后,可增加采礦量280余萬噸,創造利潤5.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