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成功舉行。這是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31年來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也是中國-中亞機制建立3年來的首次峰會。首屆中國-中亞峰會為中國同中亞合作搭建了新平臺,開辟了新前景,在中國-中亞關系史上樹立起一座新的歷史豐碑,也為中國和中亞的礦業合作開拓了新前景。
作為亞歐大陸的中心,中亞五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地質方面,中亞包含烏拉爾-天山、巴爾喀什、阿爾泰等多個全球重要成礦帶和含油氣盆地,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多種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前列,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低,礦業投資潛力巨大。近年來,中亞各國相繼出臺吸引外商投資政策,持續加大本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礦產品加工領域引資力度。此外,中亞與我國有較好的地緣和經濟合作基礎,未來中吉烏鐵路、中哈第三條鐵路等互聯互通、口岸自貿區和沿線礦業產業園的全面發展,為礦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保障。
中亞五國各有其特點,為了幫大家了解中亞礦產資源和礦業情況,《中國礦業報》、礦業界聯合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中亞和西亞研究所推出系列報道,為您詳細梳理中亞五國的礦產資源情況、礦業投資政策和環境等等。
今天為第三篇“吉爾吉斯斯坦礦業投資前景如何?”
閱讀前篇請點擊:
1.哈薩克斯坦礦業投資前景如何?
2.烏茲別克斯坦礦業投資前景如何?
01 吉爾吉斯斯坦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吉爾吉斯共和國,簡稱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位于中亞東北部,北與哈薩克斯坦毗鄰,南與塔吉克斯坦相連,西南與烏茲別克斯坦交界,東部和東南部與中國接壤,境內多山,平均海拔2750米,90%領土在海拔1500米以上,屬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27℃。該國國土面積為19.99萬平方公里,是中亞第四小國,首都是比什凱克。截至2023年4月,吉人口約達700萬。有80多個民族,其中吉爾吉斯族占73.3%,吉爾吉斯語為國語,俄語為官方語言。吉爾吉斯斯坦國民經濟以多種所有制為基礎,經濟落后,工業基礎薄弱,以采礦業為主。根據該國國家統計委員會公布的數據,2022年全年吉國內生產總值約合109.3億美元、同比增長7%,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358美元。
吉爾吉斯斯坦總體營商環境較好,政府曾通過實施《吉爾吉斯共和國政府行動計劃》持續改善其投資環境,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吉爾吉斯斯坦在所有獨聯體國家中排名第2。此外,吉爾吉斯斯坦是上合組織的創立國(上海五國)之一,是中亞第一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國家(1999年),奉行對外開放政策,經濟自由度、市場化程度較高,且無外匯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