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黃陵礦業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以“智能礦井 智慧礦區”建設為著力點,結合行業發展態勢,先行先試,走在了全國煤炭綠色安全高效智能化開采的最前沿。
作為黃陵礦區電力板塊的重要支撐,煤矸石發電公司緊扣“智能礦井、智慧礦區”建設目標,在打造“1426”智慧電廠新模式的基礎上,加大技術攻關和迭代升級,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黃陵特色“智慧電廠”品牌。
從“人防”到“技防”筑牢安全防線
2022年6月,該公司完成人員定位改造工程項目,通過強化組織領導、項目跟蹤督查、協作配合,建立健全定位系統相關制度,確保了人員定位系統項目安全、高效、有序推進。
“這是巡檢人員在實地檢查設備的情況,通過實時傳回的數據,我們可以及時了解現場設備運行以及巡檢人員的情況,有效地提升了人員及設備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該公司智慧數據控制中心內,操作人員李欣欣向筆者展示了基礎設置系統、實時監控系統、電子圍欄系統、定位報警系統及現場三維建模系統等科技感十足的畫面。
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是智慧電廠的一個標志,人員定位系統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當工作人員遇到危險情況時,可向控制中心發送SOS報警信號,便于監控人員快速實時求援。與此同時,在監控人員發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將指令發送至標簽,語音震動提示相關人員撤離,實現作業人員與作業區域智能安全管控。”該公司總工程師楊增增介紹。
設備“身份證”升級信息更加便捷
在該公司汽機平臺,巡檢人員正用智能點檢儀掃描設備二維碼,短短數秒,設備名稱、額定參數、操作規范等信息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2021年初,該公司創新設備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大數據思維,為每一個重點設備制作了“身份證”。通過小小的二維碼與數據庫連接,成為職工與“智慧電廠”進行數據“交互”的入口之一,是設備管理“二維碼系統”的核心功能,也是建設“智慧電廠”的數據根基。
2022年,得益于不斷推進的“智慧電廠”建設,該公司已實現“智慧倉儲系統”“智慧檢修系統”與設備管理“二維碼系統”的互融共用。使用智能點檢儀‘打卡’,即可獲取處理建議、設備備件型號等信息,聯動“智慧倉儲系統”網絡端,實現備件“云預領”,變職工跑腿為數據跑路,助力設備運維工作高效進行。
這只是該公司推進智慧電廠建設迭代升級的一個縮影。
依托三維數字電廠模型,該公司設立了55個與現場等比的檢修作業電子圍欄,而且針對無法設立固定視頻監控的受限空間、高溫、高壓區域布局移動監控系統,通過智能“兩票”及虛擬電子圍欄,實現全廠全區域安全管控全覆蓋。
加強科技引領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科技為犁,創新為種,智能化讓企業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發展活力,也激發出職工更大的創新熱情。
在該公司勞模創新工作室,一面“五小”創新成果展示墻赫然在目。近年來,共征集科技項目、職工技術創新成果150余項。其中,《火電廠無人值守型智能采制化設備在物料全過程管控技術中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第五屆全國設備管理與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基于多元高強高導熱材料在CFB鍋爐床溫優化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通過鑒定驗收,填補了國內循環流化床鍋爐內襯高導熱性能的空白。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遠眺前路,愈發看到建設之初所期望的“安全最優、運行智能、效益優異、國內領先的循環流化床智慧電廠”一步步趨于實現,奮楫篤行的矸電人早已揚起前進的風帆,于智能化發展大勢中浩蕩啟航,一如既往,勢頭不減。(邢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