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何浩雙 李雨倩)為全面落實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智慧興安”的發展理念,今年以來,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機電隊以培養素質高、肯鉆研、善思考、專業強的人才隊伍為出發點,切實發揮職工的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著力破解智能排水、供電面臨的棘手問題,為陜煤曹家灘礦業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水泵水位浮子”提供準確監測
眾所周知,礦井各輔運順槽中轉水倉智能排水主要依靠強大的控制系統。因系統PLC柜未設置127V雙回路供電和內置電池供電,導致PLC柜電源斷電時系統不動作,所連接的水泵啟動器無法接收PLC的輸出控制信號,當水位達到預定高度時,水泵不能正常排水,極易出現水倉溢倉、水淹巷道的情況,對安全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如何利用現有條件將PLC柜電源設計得更加合理,性能更加可靠?該隊創新攻關小組大膽提出假設。
提出想法,就要勇于付諸實踐。由電工班智能化技術人員楊璞率先破解了這一難題,他根據電路控制原理,巧妙利用繼電器、按鈕開關等裝置,對PLC系統進行升級改進,在具有127V電源供電的條件下,按原有控制方式運行,控制啟動器啟停;當電源斷電時,切換為高低水位運行模式,從而有效解決啟動器無法獲取信號導致溢倉事故的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創新還可用于處理PLC程序運行、信號輸出錯誤等問題,極大提高了遠程監控操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避免水泵因運行狀態錯誤導致水泵損壞的現象,預計每年可節約材料費及人工費約15萬元,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廣價值。
“接地極檢查裝置”助力檢修高效
井下中央變電所、二號變電所主副接地極分別設置在主副水倉內,在安裝時只是用鋼絲繩簡單固定,檢修作業時需要人為提拉確定接地是否完好,既費時又費力,且作業風險高,操作不當時也會導致人員受傷。
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該隊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召開小改小革分析總結會議,由水泵房檢修工張文忠提出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采納。張文忠一直熱愛研究機械原理,對每天維護的設備結構、部件等他都了然于心,通過上網查閱資料,設計圖紙,受力分析,反復試驗,最終研制出一種快速檢查裝置。他充分考慮吸水小井及主副接地極安裝情況,利用絞盤提升器和1米高的槽鋼連接,并將其與底部鐵板焊接固定,使用專用搖把提升和下降,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職工作業勞動強度。
“該檢查裝置使用效率高,易操作,對于我們檢修接地極有很大的幫助,保證了礦井電氣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為智能供電建設保駕護航。”該隊電工王景濤開心地說道。
“可旋式軟管存放器”推動標準化水平
“現在井下巷道灑水滅塵可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拖著管子來回跑了!”該隊設施維護回收班王東說道。
“自從有了這個存放器,我們的標準化工作越來越省力了,打造區隊模塊化項目也有制勝法寶了!”談起這個創新,該隊副隊長劉洋贊不絕口……
井下降塵除塵對于煤礦和礦井職工生命健康有著重大意義,能夠有效減少粉塵對身體的危害。目前,該隊井下管轄范圍內各順槽巷道需每天進行灑水滅塵,沖洗管路、地板已成為一項常態化工作,但軟管使用、整理需花費大量時間,且用完需及時回收,影響職工作業效率,不利于區隊標準化管理和提升。
在此難題上,該隊黨支部書記張鋁鎵帶領黨員攻關小組,認真研究,細致討論,做出假設,繪制設計方案,通過加工圓形旋轉裝置與方管嵌套焊接,利用配套螺絲將其固定在管架上,僅僅使用廢舊的鋼筋、鐵板、方管便可完成此項裝置,極大節約了人力物力,為公司開展“修廢利舊”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要牢牢把握關鍵技術領域攻關,不斷加大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全面提升全員素質,激發創新活力,用身邊榜樣帶動周圍人,切實用創新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雷亞軍在工作部署會上強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