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沿革以及股權結構
淮北礦業 2018年借殼上市,主營煤炭及煤化工業務?;幢钡V業前身 為安徽雷鳴科華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9 年由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 公司(下稱淮礦集團)作為主發起人,經安徽省政府批準設立, 主營業務為爆破工程業務以及民爆器材生產銷售。2004 年,經中國 證監會批準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淮礦集團為其控股股東,持股 52.74%。2012 年公司以增發股份形式,吸收合并湖南西部民爆股份 有限公司,民爆業務進一步擴張。2018年淮礦集團將淮礦股份注入 公司,公司支柱性業務轉為煤炭以及煤化工業務,并于同年改名為淮 北礦業。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控股股東淮礦集團持有公司 64.61% 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國資委。
2、營業收入結構
公司主營業務為煤炭和煤化工產銷。2020、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 523.69、650.38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24%;毛利潤 分別為 95.93 以及 129.18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35%。2021 年 受煤價上漲因素影響,業績表現較好。

公司盈利主要來自煤炭和煤化工業務。公司業務包括煤炭、煤化工、 商品貿易、電力銷售、工程及勞務、民爆器材產品銷售等,其中煤炭 業務以煉焦煤以及動力煤產銷為主,化工業務以焦炭、甲醇產銷為主。 2021年公司商品貿易業務收入占比高達 48%,然其毛利潤占比僅為 2%,盈利貢獻低,公司盈利主要來自煤炭和煤化工業務。2021 年煤 炭、煤化工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159.21、125.96 億元,分別占總 收入的 25%、19%;毛利潤 65.06、50.35 億元,分別占總毛利潤的 50%、39%,盈利集中度較高。此外,2021年煤炭業務(含自用煤) 中煉焦精煤產品毛利潤占比 83%,為公司主要盈利來源;煤化工板 塊以焦炭為主,收入占板塊比例達到 86%。(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業務情況-焦煤龍頭,配套煤化工產業
煤炭業務
公司在產權益產能達 3247 萬噸/年。截至 2021 年末,公司擁有在產 礦井 17 個,合計核定產能為 3555 萬噸/年,合計權益產能為 3258.83 萬噸/年。公司在產煤礦均位于兩淮地區,是國家十三個重點煤炭生 產基地之一兩淮煤炭基地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新建礦井一座,陶忽圖 煤礦于 2022 年獲發改委批準,建設規模為 800 萬噸/年,目前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坐擁華東地區大部分優質焦煤資源,龍頭地位穩固。截至 2021 年末, 公司擁有資源儲量 58.79 億噸,儲量充足。目前從華東區域看,氣煤 占煉焦煤的 78%,余下的焦煤、肥煤等優質煉焦煤儲量 80%以上位于淮北礦區(來自《淮北礦業集團煤炭洗選加工現狀分析及展望_張 國祥》)。公司占據華東地區大部分優質焦煤資源,焦煤龍頭地位穩固。

公司煉焦煤入洗能力達 2900 萬噸/年。截至 2020 年末,公司擁有煉焦煤選煤廠 4 座,設計入洗能力 2900 萬噸/年,其中臨渙選煤廠以 1600 萬噸/年的選洗能力位居國內前列;動力煤選煤廠 5 座,設計入 洗能力 1020 萬噸/年。公司所產煉焦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較強 粘結性等特點,品質較好。
2021 年商品煤產量為 2258 萬噸,同比增長 4.12%;商品煤對外銷 量為 1976 萬噸,同比增長 15.94%。2017-2020年公司對外商品煤 產銷量均有所下滑,主要系公司于關停煤礦以及內部商品煤銷量增長 所致。
煤化工業務
焦炭產能逐步達產,甲醇新產能投產在即。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煤 化工板塊擁有焦炭產能 440 萬噸/年;甲醇產能 90 萬噸/年,其中 50 萬噸級的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處于聯合試生產狀態,預計 2022 年中 期正式投產運行;在建乙醇產能 60 萬噸/年,預計 2024 年投產運行。 產量方面,近年來公司煤化工產能逐步釋放,產量總體趨于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