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鋰價格大跌的2023年,國內第二大氯化鉀生產企業藏格礦業遭遇營利雙降。同時藏格礦業雖然在2023年繼續維持了兩次現金分紅,但總金額較2022年縮水44%。
從年報來看,藏格礦業的利潤極大程度的受到碳酸鋰市場價格的影響,第三、第四季度藏格礦業凈利潤大幅縮水。與此同時,多只基金進行了持倉調整,2023年末時僅剩10家基金重點持有藏格礦業,合計持股數量只有年中的十分之一。
碳酸鋰價格跳水,藏格礦業營利雙降
3月20日晚間,藏格礦業披露了2023年年報。去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52.26億元,同比下滑36.22%,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4.2億元,同比下滑39.52%。
同時,藏格礦業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8元(含稅),合計派現金額約為12.56億元。在2023年中報時,藏格礦業也進行了每10股派發8元現金紅利的利潤分配方案,公司全年分紅總金額達到25.12億元,分紅率超過73%。不過,相比于2022年合計45.08億元的分紅總額,2023年藏格礦業現金分紅力度縮水約44%。
鉀是農作物生長所需的重要養料,鋰是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等行業所需的核心原材料,藏格礦業即基于這兩種原料,從事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鉀鋰的投資和開發,以及氯化鉀、電池級碳酸鋰產品的生產和銷售。
根據Wind數據,2023年氯化鉀市場價格降幅在10%以上,面對復合肥市場行情低迷的現狀,子公司藏格鉀肥完成了氯化鉀年產100萬噸的生產計劃,全年實際銷售量約129.34萬噸。
目前,藏格礦業已經是國內第二大氯化鉀生產企業,但受到市場價格的影響,去年藏格礦業氯化鉀平均售價下滑28.6%,約為2709.64元/噸,同比下降28.6%,平均銷售成本則為1088.83元/噸,同比增長7.58%,以此造成公司氯化鉀業務毛利率下滑近15%。
相比之下,2023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跌幅度更大,由年初的51萬元/噸跌至年末10.1萬元/噸。藏格礦業全年銷售碳酸鋰約1.03萬噸,對比年初設定1.2萬噸的銷售量,完成率僅85.95%。
在市場影響下,藏格礦業碳酸鋰平均售價“腰折”,約為21.69萬元/噸,同比下降52.46%。同時,由于補充正常損耗的吸附劑,以及多個技改項目建設完成轉入固定資產增加折舊費用,共同導致碳酸鋰銷售成本同比增長18.76%。不過即使如此,2023年藏格礦業碳酸鋰銷售毛利率仍有80.51%。
2023年,藏格礦業氯化鉀銷售收入占比達到61.53%,反超碳酸鋰撐起藏格礦業的收入。
另外,2023年藏格礦業通過參股巨龍銅業獲得投資收益約12.63億元,按利潤總額的比重達到32.68%。2018年藏格礦業收購巨龍銅業51%的股權,2020年在紫金礦業入股后,藏格礦業持股比例下降至30.78%。今年2月,藏格礦業參股的西藏巨龍銅礦二期改擴建工程項目獲有關部門核準,預計2025年底建成投產后,將形成國內采選規模最大的單體銅礦山。
第四季度凈利大降,多只基金減持
根據Wind數據,在鋰礦指數成分中,藏格礦業和西部礦業是唯二在近一年時間里實現股價正向增長的上市公司,漲幅分別為31.43%和88.03%,但機構對此并不買賬。
從以往年報數據來看,藏格礦業全年利潤分布相對平均,第二、三季度凈利潤基本為全年峰值。但在2023年,一季度碳酸鋰價格大跌之后,第二季度略有反彈回升,進入第三季度后碳酸鋰價格開始持續走低。
與之相對應的是,藏格礦業第三季度凈利潤約為9.42億元,環比下滑近15%,第四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僅4.51億元,大約只有上年同期三分之一。
根據Wind統計顯示,2023年中報時,有179家基金持有藏格礦業,合計持股約1886.35萬股。三季報時,持有藏格礦業的基金數量下降至9家,合計持股約462.47萬股。年末時,持股基金數量增加至10家,但合計持股數量繼續減少至185.52萬股。
持股數量靠前的基金多數在第四季度減少了持倉數量,比如鵬華國證糧食產業ETF持倉大降29.72%,泰信發展主題基金持倉減少約35.27%,招商和悅穩健養老一年A持倉降幅也有約9.99%。
行業遇冷,繼續推進鋰礦資源布局
去年鋰價“斷崖式”下跌很大程度影響到了鋰礦企業業績,另一家已經披露年報的西部礦業也同樣出現了利潤的下滑。2023年,西部礦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24%,但歸母凈利潤卻縮水18.38%,公司毛利率、凈利率都同時出現下滑。
自成立起,藏格礦業便立足青藏高原,依托724.35平方公里的察爾汗鹽湖資源,對上游資源的把控使得公司擁有較大的利潤空間。2022年鉀鋰原料價格處于高位時,藏格礦業氯化鉀、碳酸鋰的銷售毛利率分別達到70.93%、92.2%,公司綜合毛利率約為82.2%,超過9成以上鋰礦上市公司。
2023年,藏格礦業碳酸鋰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1.69%,但仍維持在80.51%的高位。整個行業遇冷時,藏格礦業仍將繼續布局上游鹽湖資源。藏格礦業表示,公司仍將堅持礦產資源優先戰略,專注鋰、鉀等戰略性礦產資源,提升資源儲量,2024年在保證青海察爾汗鹽湖鉀鋰穩產基礎上,持續在國內外尋求鉀鋰礦產資源的儲備與開發。
去年11月,藏格礦業通過控股的藏青基金收購西藏國能礦業34%股權,目前正在進行股權款的支付及項目交割。國能礦業持有結則茶卡鹽湖和龍木錯鹽湖兩個礦區的采礦權,兩個礦區鋰資源總量為390萬噸碳酸鋰當量。此前,藏格礦業以較低的成本取得了西藏阿里改則縣麻米措鹽湖資源儲備,2024年麻米措鹽湖的開發仍然是藏格礦業的重點,在去年11月的投資者交流活動中,藏格礦業曾表示,首期年產碳酸鋰5萬噸項目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