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李澤森近期對紫金礦業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公司點評報告:業績穩步提升,規模實力有望再上新臺階》,本報告對紫金礦業給出增持評級,當前股價為 17.46 元。
紫金礦業 ( 601899 )
事件:公司發布 2023 年年報和 2024 年一季報。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934.03 億元,同比增長 8.54%;實現歸母凈利潤 211.19 億元,同比增長 5.38%;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 216.17 億元,同比增長 10.68%。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47.77 億元,同比增長 -0.22%;實現歸母凈利潤 62.61 億元,同比增長 15.05%;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 62.24 億元,同比增長 15.92%。
投資要點:
公司 2023 年業績穩步提升。受美聯儲大幅加息、地緣政治沖突、全球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礦業行業總體業績明顯下降,公司逆勢實現紫金新十年第二階段 " 開門紅 "。公司銅、金等主要礦產品持續增長、齊頭并進,是全球頭部礦企中為數不多連年增長生力軍;公司主要礦產品產量和經濟指標保持全球前十并排位提升;全球主流 ESG 評級全面提升,進入全球礦業行業第一梯隊。公司礦產銅實現歷史性重大突破,成為中國及亞洲唯一礦產銅產量破百萬噸大關礦企,位居全球前五。2023 年公司實現礦產銅 100.73 萬噸、礦產金 67.73 噸、礦產鋅(鉛)46.70 萬噸、礦產銀 412 噸,分別同比增長 11.13%、20.17%、2.89%、4.09%,新增當量碳酸鋰 2,903 噸,為頭部礦企中礦產銅、金產量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23 年中國實現礦山產銅 161.9 萬噸,公司礦山產銅相當于中國總量的 62% 左右。
公司礦產資源量繼續增加。2023 年公司投入權益地勘資金 3.79 億元,單位勘查成本遠低于全球行業平均水平。丘卡盧 - 佩吉銅金礦及博爾 JM/VK 銅礦、科盧韋齊銅(鈷)礦、3Q 鹽湖鋰礦,銅山銅礦、巨龍銅礦、義興寨金礦、烏拉根鉛鋅礦等地質勘探取得重要進展。礦產資源戰略選區取得新突破,初步建成重點成礦區帶綜合 GIS 數據庫,覆蓋中亞、蒙古、南美等重點成礦區帶成礦規律、找礦預測及靶區優選研究。截至 2023 年底,公司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斷的資源量(權益法):銅 7,455.65 萬噸、金 2,997.53 噸、鋅(鉛)1,067.77 萬噸、銀 14,739.29 噸,鋰資源量(當量碳酸鋰)1,346.59 萬噸;其中,保有證實儲量和可信儲量:銅 3,339.81 萬噸,占資源總量的 45%;金 1,148.49 噸,占資源總量的 38%;鋅(鉛)469.92 萬噸,占資源總量的 44%;銀 1,863.89 噸,占資源總量的 13%(主要為伴生礦);鋰儲量(當量碳酸鋰)442.65 萬噸,占資源總量的 33%。
公司規模實力有望再上新臺階。2024 年公司主要礦產品產量規劃為礦產銅 111 萬噸,礦產金 73.5 噸,礦產鋅(鉛)47 萬噸,當量
第 1 頁 / 共 5 頁
碳酸鋰 2.5 萬噸,礦產銀 420 噸,礦產鉬 0.9 萬噸。銅板塊擬全力推動巨龍銅礦二期及朱諾銅礦、卡莫阿銅礦三期及冶煉廠、丘卡盧 - 佩吉銅金礦下部礦帶及 JM 銅礦等貢獻增量;紫金山銅金礦、多寶山銅業、阿舍勒銅業穩產高產;加快崩落法采礦項目研究建設及產能釋放。金板塊加快羅斯貝爾金礦、波格拉金礦、諾頓金田、奧羅拉金礦及山西紫金、貴州紫金等達產增效;確保武里蒂卡金礦、奧同克、澤拉夫尚、隴南紫金穩產增產;推進薩瓦亞爾頓金礦、海域金礦建成投產。把握行業態勢,強力控制成本,精準確定 " 兩湖兩礦 " 鋰項目建設運營方式;道縣硬巖鋰礦、拉果錯鹽湖鋰礦、3Q 鹽湖鋰礦一期適時投產、二期啟動建設,高速推進馬諾諾鋰礦東北部勘查開發及配套基礎設施進展,盡快實現世界級鋰資源變現增效。加大銀、鋅(鉛)、鉬、鈷、鐵等其他礦種協同增效;加快安徽金寨全球儲量最大單體鉬礦建設開發,協同巨龍銅礦、多寶山銅礦鉬資源,合力推動公司成長為全球最重要鉬生產企業。實現冶煉及新能源新材料項目強鏈、延鏈、補鏈;探索在全球產業價值高地投資礦產冶煉加工基地的可行性。拓展 " 紫金系 " 資本版圖,適時引入戰略投資者;持續推動金融、貿易、物流價值增效最大釋放。
維持公司 " 增持 " 投資評級。根據宏觀環境變化、公司項目進展進度等因素,我們調整公司 2024/2025 年營業收入 3391.91/3686.91 億元至 3201.91/3486.91 億元,調整公司 2024/2025 年歸母凈利潤 280.95/314.72 億元至 243.00/265.53 億元,預計公司
2024/2025/2026 年全面攤薄后的 EPS 分別為 0.92 元 /1.01 元 /1.10 元,按照 4 月 22 日 17.80 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的 PE 分別為 19.28X/17.65X/16.13X。目前全球銅顯性庫存處于低位,中長期看,礦山品位下降、開采成本提升、能源轉型將重塑銅供需結構,銅價中樞將不斷提升,新能源已成為銅的重要需求引擎;隨著未來公司銅、金、鋰、鉛鋅等金屬礦勘探開采以及新建產能釋放,預計公司營收和盈利會繼續保持增長;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對合理,結合行業發展前景及公司行業地位,維持公司 " 增持 " 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1)美聯儲加息超預期;(2)國際宏觀經濟下行;(3)地緣政治沖突加劇;(4)行業政策發生變化;(5)銅、黃金價格大幅波動;(6)下游需求不及預期;(7)公司產能供給不及預期。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布的研報數據計算,華泰證券王帥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高達 82%,其預測 2024 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 290.94 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 PE 為 15.35。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