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礦業2024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截圖自紫金礦業公告
本報記者 梁寶欣 深圳報道
近日,礦業巨頭紫金礦業(601899.SH/02899.HK)公布三季報。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03.96億元,同比增長2.39%;歸母凈利潤為243.57億元,同比增長50.68%。
除了營收外,紫金礦業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潤總額、歸母扣非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等指標,與去年同期相比均超40%。
紫金礦業在公告中稱,本報告期及年初至報告期末與上年同期相比,公司主要會計數據與財務指標增長均超40%,主要是公司生產運營管理能力穩步提升,主要礦產品產量實現增長,以及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公司對金屬市場的研判能力進一步提升,充分享受了金屬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
在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后,奉行“資源為王”的紫金礦業,近期在銅礦開采方面又有大動作。據其10月18日晚公告,董事會同意對西藏朱諾銅礦采選工程進行內部立項,總投資約83.93億元。
加碼西藏銅礦布局
紫金礦業10月18日晚公告,董事會同意對西藏朱諾銅礦采選工程進行內部立項,總投資約83.93億元。項目采用露天開采方式,采選規模為1800萬噸/年,主要產品為銅精礦(含銀)及鉬精礦。
該項目計劃于2026年6月底建成投產,生產服務年限為26年,達產后年均產銅約7.6萬噸、產銀約19.7噸、產鉬約1188噸。目前,項目已取得采礦許可證、環評、項目核準等多項開工前置核心手續。
2023年8月21日,紫金礦業旗下全資子公司紫金實業、參股公司紫隆礦業共同參與西藏中匯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匯實業”)股權重組,并與西藏盛源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盛源集團”)、西藏藏格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藏格創投”)、西藏喜孜能源礦業有限公司(下稱“西藏喜孜”)及中匯實業共同簽署了《朱諾銅礦項目重組合作協議》(下稱“合作協議”)。
上述重組中,紫金實業通過受讓中匯實業股權,及對中匯實業和紫隆礦業增資等方式,共計出資16.46億元,穿透后合計最終獲得中匯實業48.591%股權。
據了解,在簽訂《合作協議》前,朱諾銅礦已取得“西藏日喀則昂仁縣朱諾銅金礦詳查”探礦權,勘查面積17.92平方千米,有效期限2022年3月24日至2027年3月24日,探礦權人為西藏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大隊。
根據《合作協議》,重組完成后,朱諾銅礦探礦權過戶至中匯實業名下,并由紫金實業主導朱諾銅礦的建設及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據紫金礦業10月18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紫金實業以2.9億元對價受讓藏格創投持有的項目公司5%股權,目前工商變更登記已經完成。這也意味著,紫金礦業持有項目公司的實際權益從48.591%提升至53.591%,項目公司仍為紫金礦業聯營企業。
資料顯示,朱諾銅礦位于雪域高原,開發運營條件相對惡劣,地處世界三大斑巖成礦域之一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域的岡底斯成礦帶,為中國境內稀缺的未開發超大型銅礦,資源量大,礦床邊部及中深部仍有一定找礦潛力。據紫金礦業2023年8月披露的公告,該礦區內控制+推斷級銅金屬資源量約220萬噸,平均品位0.62%;另有低品位銅金屬資源量約134萬噸,平均品位0.29%。
紫金礦業于今年10月18日的公告表示,公司擁有低品位斑巖型銅礦開發的技術優勢,且具備多個在高寒高海拔地區開發運營項目的成功經驗,預計項目的開發將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另外,紫金礦業在2023年曾表示,西藏是中國銅資源儲量最大的地區,是國內新時期最主要的銅礦產地,也是公司長期跟蹤和關注的投資項目地。朱諾銅礦將與公司旗下的西藏巨龍銅礦一起產生巨大的集群效應,西藏地區將成為公司銅礦產最重要的增長極之一,進一步培厚公司國內銅資源儲量和產量,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今年接連并購多個銅金資產
紫金礦業管理層在10月23日舉行的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稱,公司堅持資源優先,實施逆周期并購與自主勘查相結合的戰略。具體來說,公司面向全球配置資源,重點關注全球重要成礦帶、全球超大型資源、國內及周邊國家重大資源項目并購;在礦業低谷時期尋找合適并購機會,在礦業繁榮時期加大自主勘探力度,通過自主勘查和并購實現保有資源儲量顯著提升;高度重視大型在產低估值有挑戰性的戰略性礦種項目并購。
今年年初以來,紫金礦業接連并購多個銅金資產,如收購秘魯La Arena銅金礦、入股蒙太奇黃金、入股龍高股份和萬國黃金集團、收購加納Akyem金礦等。
數據顯示,2024年1—9月,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同比增加8%,礦產銅產量同比增加5%,礦產銀產量同比增加7%,礦產鋅產量同比下降4%;實現營業收入2303.96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歸母凈利潤243.57億元,同比增長50.68%;礦山企業毛利率為57.71%,同比增加7.42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為19.53%,同比增加4.37個百分點。
對于業績的增長,紫金礦業指出,主要是公司生產運營管理能力穩步提升,主要礦產品產量實現增長,以及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同時公司對金屬市場的研判能力進一步提升,充分享受了金屬價格上漲帶來的收益。
與2024年第二季度環比相比,2024年第三季度,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環比增加1%,礦產銅產量環比增加6%,礦產銀產量環比增加12%,礦產鋅產量環比增加8%;實現營業收入799.80億元,環比增長6%;實現歸母凈利潤92.73億元,環比增長5%;礦山企業毛利率為58.48%,環比下降1.20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為20.24%,環比下降1.4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紫金礦業發布“五年發展規劃”,對到2030年發展目標進行調整。其中提出,較原計劃提前兩年實現2030年目標,到2028年,公司礦產銅產量將較2023年比增至少49%至150萬—160萬噸,礦產金比增47%至100—110噸,當量碳酸鋰增長82倍至25萬—3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