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1日訊 紫金礦業的海外擴張遭遇波折。近期,加拿大礦企Solaris Resources表示,公司已經放棄向紫金礦業出售少數股權的計劃,因為公司擔心該交易不太可能及時滿足加拿大的外國投資標準。
今年1月,Solaris 宣布計劃以1.3億加元(約合9500 萬美元)向紫金礦業出售15%的股份,以幫助開發厄瓜多爾的 Warintza 銅礦項目。但這筆交易需要根據《加拿大投資法》獲得批準。
近幾年,紫金礦業境外收并購頗為積極,且投入巨大。2018年,紫金礦業宣布以每股6加元價格收購加拿大Nevsun公司276,820,575股,占全部股份的89.37%,交易價值約18.6億加元。2019年,紫金礦業宣布以2.4億美元初始購買價格加部分延期付款協議,收購自由港勘探公司間接持有的Timok銅金礦下部礦帶權益;以總對價約1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大陸黃金,以掌握大陸黃金在哥倫比亞布里迪卡黃金礦項目的控制權。
此外,紫金礦業還以1.94億加元增持艾芬豪礦業股權,9.6億加元收購加拿大Neo Lithium公司控制“阿根廷3Q鹽湖鋰礦”,出資3.5億美元以獲得塞爾維亞銅礦開采及冶煉企業RTB Bor63%的股份等。
2023年年報顯示,紫金礦業的境外資產為1443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2%,旗下資產包括左岸金礦、博爾銅礦等并購資產。紫金礦業稱,公司境外資產質量良好,資源量和產量占比超過國內,對利潤貢獻突出。其中,銅、金、鋅(鉛)、碳酸鋰的資源量分別占公司總資源量的75%、67%、23%、82%;公司境外礦產銅、礦產金、礦產鋅(鉛)產量分別占公司總產量的56%、64%、45%。報告期,公司境外項目合計貢獻的抵消前利潤占公司總抵消前利潤的45%。
頻繁的“買買買”也帶動了紫金礦業的發展。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紫金礦業實現營收2934.03億元,同比增長8.54%;歸母凈利潤211.19億元,同比增長5.38%。不過,相較2020年-2022年營收、凈利潤的兩位數增長,紫金礦業的業績增速明顯放緩。
借債回血
大手筆的收并購需要“海量資金”的支持。近三年,紫金礦業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凈流出超千億元。即便是“家中有礦”,紫金礦業的收購也讓公司的償債能力有所下滑。
截至2023年底,紫金礦業超四成的負債是流動負債,其中短期借款為209.89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80.29億元,而公司賬上貨幣資金僅184.49億元,不足以覆蓋短期借款。與此同時,紫金礦業的資產負債率也一路攀升,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55.47%、59.33%、59.66%。
面對增長的負債率和羸弱的償債能力,紫金礦業選擇發債“補血”。5月,紫金礦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公開發行2024年面向專業投資者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第一期),融資規模為20億元。同時,公開發行100億元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獲批。
紫金礦業也通過抵押資產獲取資金。年報顯示,紫金礦業2020年收購西藏巨龍銅業50.10%權益。2021年巨龍銅業以驅龍銅多金屬礦采礦權、知不拉銅多金屬礦采礦權、榮木錯拉探礦權及一批機械設備等動產為抵押物,向中國銀行西藏分行、西藏銀行營業部、興業銀行拉薩分行、中國工商銀行西藏分行、中國農業銀行西藏分行、中國建設銀行西藏分行六家金融機構進行銀團抵押貸款用于置換并購前的2017年銀團抵押貸款,期限12年。截至 2023年末該抵押借款余額為103億元,抵押物評估價值共計101.23億元,其中固定資產6.07 億元,無形資產95.16億元。
有分析認為,在有色金屬、貴金屬上漲周期,紫金礦業“借債擴張”的模式有較高的成功率,但若遇到資產價值回調或融資渠道受阻,公司旗下資產的變現周期相對較長,存在引發流動性危機的風險。
另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2023年10月,紫金礦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因流動資金貸款管理不到位被罰款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