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幔研究中心熊發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經綏團隊近日在西藏山南的羅布莎鉻鐵礦礦床中發現新礦物,命名為“王希斌礦”。該命名經過28個國家的礦物學家兩輪嚴格審查,獲得國際新礦物命名與分類委員會批準。這也是該團隊在我國鉻鐵礦中發現及命名的第10種新礦物。
王希斌礦(TiFe)與該團隊之前發現的青松礦、波爾-羅賓遜礦、毛羅吉美礦、自然鈦等新礦物共生,其發現進一步證明羅布莎鉻鐵礦是地幔新礦物的儲庫,對認識深地幔的物質組成和深部物質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羅布莎礦床是我國大型鉻鐵礦床。鉻鐵礦是鉻的主要來源,是生產不銹鋼、特種鋼等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是軍工和航天等領域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我國急缺的戰略性礦種。該發現對鉻鐵礦成因研究和指導找礦突破具有重大意義。
新礦物以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王希斌研究員(1929-2020)的名字命名,旨在紀念他為推動我國鉻鐵礦研究與找礦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美國緬因州大學、德國地學研究中心和意大利比薩大學等也參與了新礦物相關研究工作。 (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