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寧夏國土資源調查監測院組織實施的煤層氣勘查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惠參3井成功鉆至3858米目標深度,高標準完鉆。該井的順利完工,刷新了寧夏地區煤層氣勘查的最深鉆井紀錄,成功連續提取巖芯,為研究區域地質演化、成礦規律提供了關鍵實物依據,標志著全區非常規能源勘探邁入新階段,堪稱寧夏能源勘探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惠參3井是全面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標志性工程,自啟動以來便肩負著研究鄂爾多斯盆地西緣地質演化、探索深部煤層氣資源潛力的重要使命。此次鉆探不僅圓滿完成預期目標,更實現多項關鍵性突破。一方面通過精細勘查,證實該區域發育多條逆沖斷裂帶,且斷裂帶對煤層分布具有顯著控制作用,為厘清地質構造演化期次和煤層賦存規律提供了核心地質依據。另外一方面,在3500米以深地層成功發現煤層氣,有力證實該區域深部煤層氣具備良好開發前景。這些突破不僅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鄂爾多斯盆地西緣煤層氣地質認知體系,更填補了區域深部能源勘探的關鍵技術空白,為后續開展規模化找礦勘探與資源開發提供了重要科學指引。
回溯惠參3井鉆探歷程,該項目施工全程面臨多重挑戰。惠參3井地處鄂爾多斯西緣沖斷帶,區域地質條件復雜,鉆探期間先后遭遇地層裂隙發育引發的井漏、地層松散導致的掉塊、高應力地層造成的鉆具磨損加劇等難題。尤其在3500米以深地層,煤層脆性顯著增強,常規取芯工具極易發生卡芯故障,對施工精度、操作規范及設備性能均提出極高要求。
“惠參3井的成功完鉆,標志著寧夏深部煤層氣勘查裝備和地質研究能力通過了極限檢驗。”項目組專業技術人員激動地表示。
目前,寧夏國土資源調查監測院科研團隊依托惠參3井獲取的巖芯、巖屑、錄井數據,全面啟動寧夏深部煤層氣地質專項研究,系統梳理深層煤層的分布特征、儲層參數及含氣性規律,不僅為鄂爾多斯盆地西緣煤層演化等基礎科學研究提供第一手數據資料,更將為科學編制寧夏“十五五”礦產資源規劃、加快推進國家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寧夏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