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國內多地疫情反復、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持續演變,我國整體經濟運行環境和企業經營活動受到一定影響。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走低至49.5%,低于臨界點運行。從整體來看,一季度,我國經濟總體景氣度有所回落,一方面,產需兩端同步走低,國內受疫情反復的影響,部分地區企業臨時減產停產,波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內需相對放緩;外部市場受近期地緣政治局勢影響,部分企業出口訂單受阻,外需有所減弱。另一方面,原料價格持續高企且連續震蕩,以能源和金屬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對下游消費行業成本帶來壓力。進入4月份后,原本十分活躍的電動車領域出現的停產狀況,就是目前我國整體經濟面臨巨大困難的突出縮影。
金屬礦業行業利潤整體下滑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我國金屬礦業行業完成營業收入24570億元,完成營業利潤918.6億元,行業利潤率3.7%,同比下降2.6%。其中,有色金屬行業營業收入為11028億元,行業利潤590.7億元,行業利潤率5.4%,同比增長61.0%;黑色金屬行業營業收入為13542億元,行業利潤327.9億元,利潤率僅為2.4%,同比下降43%。從整體行業運行來看,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明顯好于以鋼鐵為代表的黑色金屬行業。
基本金屬價格一季度再迎高位上漲行情
2022年1-2月份,銅價(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基本徘徊在9600美元~9900美元/噸區間,3月份后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引發的市場擔憂情緒影響,銅價上攻至10000美元/噸以上,并于3月4日達到創歷史新高的10600美元/噸。
截至4月8日,銅(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年度均價為10012美元/噸。短期內,在資本涌動、局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美元加息、中國疫情反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銅價有可能進一步上沖至1.2萬美元/噸。但預計今年下半年,銅價或有大幅回落。
受歐洲持續的能源危機和地緣政治局勢影響,2022年一季度,鋁價(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一度上漲至3840美元/噸,之后在3400美元~3600美元/噸區間形成震蕩格局。
受能源危機導致的高電價影響,歐洲40%以上的鋁冶煉廠自2021年12月份以來已經處于虧損狀態,加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導致市場短期內對鋁整體供需失衡的擔憂激增,截至2022年4月8日,鋁(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年度均價為3273美元/噸,同比增長54%以上。從短期來看,在鋁行業供需格局失衡以及投機資本做多大宗金屬的助推下,鋁價仍有進一步上沖的可能,但鋁價在下半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回調風險。
2022年1—2月份,鋅價(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基本徘徊在3500美元~3700美元/噸區間,3月份以后,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引發的市場擔憂情緒影響,鋅價一度達到4305美元/噸,創近10年以來的最高位。
截至4月8日,鋅(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年度均價為3778美元/噸。短期來看,歐洲能源危機推高鋅冶煉成本,局部市場供應緊張,全球鋅市場呈現出的供應缺口給了市場資本充分的炒作借口,加上突發事件推高的市場擔憂和恐慌情緒,鋅市場的波動預計將非常劇烈,鋅價可能繼續上沖。
今年以來,受新能源、地緣政治局勢等因素的刺激,鎳價不斷上攻。3月7—8日,鎳價兩日內上漲295%,達到8萬美元/噸,盤中一度沖破10萬美元/噸,創下歷史新高。
在國內不銹鋼和動力電池的帶動下,近年來,全球鎳的供需缺口始終存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來自資本市場的精準“狙擊”,引發市場資本惡意炒作。截至4月8日,鎳(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年度均價為31492美元/噸。從短期看,“青山”事件并未了結,鎳價將持續劇烈震蕩態勢。
2022年1—2月份,鉛價(LME 3個月,電子盤收盤價)主要在2200美元~2350美元/噸區間震蕩,3月份后,受地緣政治局勢影響,鉛價一度上沖2553美元/噸,此后下跌至2400美元/噸附近形成震蕩。
近年來,受新能源電池的壓制,鉛市場運行相對溫和。受中國近半數全球鉛產量占比的影響,鉛價外盤活躍度高于國內市場。從短期來看,國內多地疫情反復將對鉛供應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全年市場行情,仍將大概率隨大宗商品市場的走勢而變化,整體表現預計相對溫和。
電池材料金屬價格漲聲不斷
受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的刺激,2022年一季度,以鈷、鋰為代表的三元電池金屬價格不斷上漲。一季度,鈷礦價格一度漲至30.1美元/磅,年內上漲17%;電解鈷價格一度達到57.35萬元/噸,年內上漲15%。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由年初的27.75萬元/噸,一路上漲至最高51.25萬元/噸,年內上漲近85%。目前,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成本溢價水平超過1500%,位居國內所有戰略性金屬礦產品之首,遠遠超過2021年5月份鐵礦石創下的620%的水平。
截至4月8日,鈷礦年內均價為27.6美元/磅、電解鈷均價為53.4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42.7萬元/噸,較2021年同期分別上升62%、54%和249%。從短期來看,受瘋狂上漲的原料價格以及國內疫情反復的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停產現象不斷出現,鈷鋰價格可能受此影響,出現小幅下跌行情,但從全年來看,繼續上漲或高位震蕩的態勢不變。電池材料金屬仍然是今年表現最為搶眼的品種。
國內傳統優勢金屬價格上漲相對溫和
今年以來,國內鎢市場持續呈高位上漲態勢。由于中國在鎢資源上的優勢地位,鎢價并未受到地緣政治局勢的太大影響,一季度,鎢價的主要上漲動力來自國內環保政策影響和多地疫情反復帶來的停產停工等因素。同時,中國穩增長政策也對鎢價形成支撐。
截至4月8日,黑鎢精礦(65%)年內平均價格為11.68萬元/噸,APT(88.5%)年內價格為17.85萬元/噸,較2021年同期分別上漲27%和28%。從短期來看,鎢貿易商出貨節奏對市場信心影響度較大。另外,因地緣政治局勢導致各國可能增長的軍工需求也會導致全球鎢供應偏緊,甚至出現一定缺口,從而刺激全球鎢品價格存在上漲空間。
一季度,國內銻市場在經歷1月份高位弱穩運行后,震蕩上行。銻價一度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新高。截至4月8日,銻(2#,99.65%)年內均價為7.32萬元/噸,較2021年同期上漲近38%
由于俄羅斯銻精礦出口量約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6.6%,在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當前,國內銻品價格因原料供應問題快速上漲。從短期來看,由于俄羅斯在全球銻資源供應上的重要地位,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將會波及全球銻市場的整體供應結構,導致供應趨緊,甚至出現較大缺口,這些可能均將刺激全球銻品價格繼續上行。
金屬礦業市場后市發展猜想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目前正面臨近40年以來最嚴重通脹問題。3月16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近日,有消息稱美聯儲將在5月份再次加息50個基點。在連續加息的情況下,資本外流跡象明顯,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帶來較大的沖擊。短期內資本的離場,會刺激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的上漲。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多重壓力的困擾。2021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2022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GDP要實現增長5.5%左右的目標。由于3月份以來國內多地疫情反復,后期經濟發展壓力較大,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國家的穩投資、促消費、保增長等方面都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房地產、基礎建設等方面都將對國內金屬礦產品消費形成一定支撐。
基于以上考慮,樂觀估計,2022年的金屬礦業行業整體依然將“牛市”運行,但是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還將不停涌現,必要的、充分的空頭思維必須時刻保持。(作者單位:五礦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