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5月28日電(韓夢霖)為匯集全國礦業高校優勢資源,探索礦業類學科專業共建,助力礦業學科科技成果的轉化,5月28日,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在渝成立,并發布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教學平臺。
該聯盟成立后,將進一步促進礦業學科國際化交流與合作,聯合全國礦業學科各成員高校及相關科研機構,實現人才培養方法及科教資源共享、協調發展、共同提高,共同引領礦業、能源和環境等領域的創新教育、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由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礦山開采與安全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發起成立。聯盟將以礦業工程學科教學發展與企業需求為導向,結合國家“互聯網+”、大數據、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發展需求,推進全國礦業學科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與產教協同創新,加強各高校及相關企業礦業工程學科發展的聯合協作,實現礦業工程學科教育教學方法與成果互享,為推進礦山智慧化與數字化的深度融合、加快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平臺支撐。
加入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的高校學院有: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學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與礦業學院、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中南大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重慶大學資源與安全學院副院長陳結介紹,成立全國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產教聯盟,有助于高校之間實現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共享、教學平臺共建,賦能教師教研能力,同時推動相關產業在虛擬仿真實驗方面的發展,提升企業技術人員技能。
當天發布的礦業學科數字信息化教學平臺,由重慶大學礦山開采與安全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發。據悉,在采礦、安全等專業的教學活動中應用虛擬教學實驗,彌補了實驗室實體實驗和現場實習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也為采礦與安全工程專業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