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洛陽鉬業發布了最新一期的ESG報告《2021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再度展現了這家礦業巨頭公司在其可持續發展治理結構中不斷演變的縮影。
自2018年制定可持續發展治理體系線路圖,到如今不斷完善ESG披露信息,洛陽鉬業正在演繹一幅與ESG共舞的生動畫卷。
“負責任礦業讓世界更美好。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充分意識到,ESG是一個企業生存和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是企業面對沖擊時的防護網。”在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看來,正是得益于過去多年在職業健康與安全、應急管理、人力資源、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等領域打下的良好基礎,公司在過去一年中,無論是面對疫情還是極端天氣時間,都表現出了卓越的韌性。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范圍內掀起綠色低碳的發展浪潮,ESG作為反映企業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環境與社會責任等方面貢獻的評價標準,已經成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影響投資者決策的關鍵因素。
而與環境和社會密切相關的礦業領域,卻早早走在探索ESG治理道路的前頭。這其中,以洛陽鉬業為代表的一批礦業公司,及時接軌國際ESG理念和標準,構建了一套非財務風險管理的新估值模型。
“作為礦業企業,我們更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創造更多的優秀實踐,去回報社會的關注,回報我們各利益相關方。2021年,洛陽鉬業獲得了MSCI的ESG評級為A級,躋身全球礦企第一梯隊。”洛陽鉬業總裁助理楊曉英表示。
事實上,ESG治理體系的搭建是一個“慢熱”的過程。盡管它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給公司財務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其所代表的長期價值理念與企業高質量的發展緊密相連。
以洛陽鉬業為代表的中國礦業公司,在不斷完善自身ESG治理體系過程中,筑起了堅固的軟實力“護城河”。
ESG是企業生存和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碳達峰、碳中和概念的持續火爆,使ESG理念站上風口。2021年,國際權威機構MSCI將洛陽鉬業的ESG評級提升至A級,領跑國內同業。那么,公司是如何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詮釋ESG的價值?
楊曉英:對洛陽鉬業而言,我們確立了“負責任礦業讓世界更美好”的ESG理念,從大股東到管理層都將這個理念深入骨髓。實際上,從公司上市之前,就已經開始重視公司治理、社會責任、安全環保,當時主要是面向具體問題。上市之后,我們持續性推動ESG治理的體系化建設,特別是隨著2016年公司實施新一輪海外并購以來,我們更加致力于建立、完善我們的ESG治理框架。
目前,公司圍繞ESG治理的三個維度,持續推動相關環節的建設。在公司治理領域,洛陽鉬業從2018年開始就著手建立和完善ESG管治架構,目前已經建立了“董事會-ESG執行委員會-運營單元”的三層管理架構。在這個管治架構中,董事會領導ESG戰略和監督,審議批準公司合規和可持續發展政策,形成了適用于全集團所有運營單位的政策框架,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提供了跨部門合作和尋求ESG解決方案的執行管理平臺,各礦區和運營單元有強有力的環境、職業健康與安全、人力資源、社區發展團隊,確保集團方針和政策的實際落地。
在環境方面,我們一直秉持國際標準生產礦業的產品,服務于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需求。同時,我們在諸多方面持續努力。公司在生物多樣性方面,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去執行。在清潔能源利用方面,我們大力應用水電,引入了電動礦卡,正積極探索引入光伏發電。公司遵循國際標準推動環境保護以及礦山修復。在今年年初,我們圍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雙碳目標,又確立了量化指標。
在社會責任方面,公司根據海外礦區所處的具體地域特點,持續推動社區發展建設,構建協調的社區關系。以剛果(金)TFM銅鈷礦區為例,我們在這個社區設立了社區發展基金,圍繞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方面實施了諸多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