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銅的價格從低位緩慢的連續上漲,最低時3.13美元,現在已經漲到了3.4美元(下圖)。不僅僅銅如此,其他的有色金屬也出現了同步的上漲。
如果我們再結合昨天國際原油價格的反彈,看起來大宗商品出現了回暖。
01,美元因素
其實,這里有一個宏觀經濟方面的重要因素,因為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的,而這一段時間,美元指數稍微走弱,從高位向下調整,所以導致大宗商品的價格在低位開始反彈。
7月14日,美元指數創下了這一輪的高點109.3,隨后開始下跌,到目前回落到106.26。
美元指數的下跌與歐美的加息有很大的關系。
首先,因為歐洲超預期的加息50個基點,因此歐元在跌落到低位之后,開始了反彈,在一定程度下拉低了美元指數。
而另一方面,市場開始預期美聯儲將在九月份之后,逐步減小加息的步伐。而這一預期,同樣也影響了美元指數的繼續上漲。
但是,現在看來這些預期是否能實現,還需要等待美聯儲的具體加息。目前,美聯儲議息會議即將公布結果,會后與市場溝通的措辭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02,地緣事件因素
此外,國際的局勢對于大宗商品也會造成短期的較大影響。
比如在昨天,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大幅度上漲了10%,這就與俄羅斯的北溪一號管道有密切的關系。
此前北溪一號按計劃進行了10天的年度檢修,當時完全停止了對歐洲的供氣,而市場更擔心的是,俄羅斯會借此為由,無限期的停止天然氣的供應。這令市場承受了最大的壓力。
還好,7月21日檢修結束之后,俄羅斯正常地恢復了供應,天燃氣的價格馬上回落。
但是僅僅過了幾天,由于渦輪機的問題,俄羅斯向歐洲供應的天然氣減少了一半,目前的供應量僅是滿負荷時的20%,而在檢修之前還能供應40%。
受到這一消息影響,歐洲的天燃氣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上漲。
另外一個消息來自伊拉克。
央視新聞報道,昨天伊拉克北部的油田遭遇兩枚火箭彈的襲擊。這一消息,令原油市場氣氛驟然緊張,國際原油的價格在連續5天的下跌之后,昨天迎來了反彈,其中就與這一消息有密切的關系。
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大宗商品的價格還會受到此類消息的短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