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過去近一年多時間的審核中,影響著翔樓新材IPO推進的最大阻礙便是其是否屬于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爭議。而這一爭議,隨著傳聞中創業板可能即將實施的屬性評價指標細化,翔樓新材想要繼續幸運闖過證監會的注冊關卡,難度似乎正在悄然加劇。
作者:雷 都@北京
縱然經過了深交所的三輪問詢外加一次落實審核中心意見,并早在2021年9月9日便已經成功通過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審核,蘇州翔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翔樓新材”)的IPO申請,如今卻正或面臨在IPO注冊環節中遭遇“一票否決”的可能。
在通過深交所上市委審核的三個月后,2021年12月初,翔樓新材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了其該次IPO注冊申請。
“翔樓新材IPO的問題在此刻有點敏感,目前行業中也有多人在關注著其IPO推進的進展情況。”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部門負責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近日行業內傳聞再起,有消息稱監管層將對創業板擬上市企業的“三創四新”板性定位評價指引進一步細化,而無論在此前交易所問詢審核期間還是此次正式提交注冊環節流程推進中,影響翔樓新材IPO進程最大的問題便是針對其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的爭議。
對于任何一家擬創業板上市的企業而言,是否符合創業板屬性定位,都將成為其IPO能否成功的最關鍵“一票”。
“目前傳聞中監管層對創業板即將實施的屬性評價具體細化中,翔樓新材便可能直接碰觸到了紅線。”上述投行部門負責人士補充道。
翔樓新材主要從事定制化精密沖壓特殊鋼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碳素結構鋼、合金結構鋼等特種結構鋼及彈簧鋼、軸承鋼、工具鋼等特種用途鋼。早在2020年9月30日便向深交所正式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的它,在經過了近一年多時間的問詢和等待后,才終于在2021年12月初完成了向證監會申請IPO注冊前的所有審核流程。
據翔樓新材最新公布的招股書(注冊稿)顯示,其此次IPO計劃發行不低于1866.67萬股以募集2.68億資金投向“年產精密高碳合金鋼帶4萬噸”和“研發中心建設”等兩大項目。
雖然在此次IPO的報告期前期,翔樓新材的盈利能力并不出眾,業績增長幅度也較為平穩,但其在2021年即IPO最近一年報告期內,突然爆發式增長的凈利潤成為了其此次IPO最大的底牌——僅2021年上半年,翔樓新材便錄的扣非凈利潤便已經超過6000萬,而這也已經接近其在2020年全年扣非凈利潤的水平。
據翔樓新材預測,整個2021年,其扣非凈利潤將最高可能達到1.15億,同比大增超過73%。
不過,無論翔樓新材的基本面多么優秀,但如果一旦被監管層認定其上市屬性不符合創業板定位,其此次已經行至注冊階段的IPO也將遭“一票否決”。
早在2020年6月中旬,創業板注冊制啟動之初,深交所便發布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下稱《申報規定》”),其中明確創業板定位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
這便是外界所稱的創業板“三創四新”的屬性規定。
為進一步界定“三創四新”措施,《申報規定》明確劃定12個行業為“負面清單行業”,涉及這些行業的企業除非是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自動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否則禁止申報創業板。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便是被深交所列至創業板上市“負面清單行業”的十二大行業之一。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過去近一年多時間的審核中,影響著翔樓新材IPO推進的最大阻礙便是其是否屬于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爭議。而這一爭議,隨著傳聞中創業板可能即將實施的屬性評價指標細化,翔樓新材想要繼續幸運闖過證監會的注冊關卡,難度悄然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