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沖突導致全球的能源,鐵、銅、鋰等價格暴漲,礦產資源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作用、以及礦產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再次凸顯。在此背景下,市場上首只礦業ETF(認購代碼:561333)于9月21日起正式發行。
礦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2021年11月《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首次把礦產安全和能源、糧食安全并列納入國家安全,12月份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應保障。數據顯示,82%的一次能源,80%的工業原料,70%的生產資料仍然依靠礦產資源,即使是目前最火爆的新能源也離不開鋰和銅。
據悉,礦業ETF跟蹤標的為中證有色礦業指數。該指數聚焦擁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儲量的上市公司,共包含40只成份股。涵蓋能源金屬/稀有金屬礦、工業金屬礦、貴金屬礦等。前十大權重股囊括了天齊鋰業(行情002466,診股)、華友鈷業(行情603799,診股)、贛鋒鋰業(行情002460,診股)、紫金礦業(行情601899,診股)、北方稀土(行情600111,診股)、洛陽鉬業(行情603993,診股)、中國鋁業(行情601600,診股)、盛新鋰能(行情002240,診股)、山東黃金(行情600547,診股)、中礦資源(行情002738,診股)等各個細分行業龍頭公司,全都是名副其實的“家里有礦”的企業,有望幫助投資者分享龍頭企業強者恒強的優勢。
從基本面來看,上述前十大成分股2022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亮眼,天齊鋰業上半年凈利潤103.28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937%;盛新鋰能上半年凈利潤30.19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950.4%;中礦資源上半年凈利潤13.23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63.85%;贛鋒鋰業上半年凈利潤72.54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12.02%。
歷史表現來看,中證有色礦業指數中長期漲幅明顯優于主流寬基指數,并且與同類指數相比爆發力更強。Wind數據顯示,中證有色礦業指數基日至今(2013/12/31-2022/9/14)累計漲幅147.07%,同期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漲幅分別為76.80%、63.91%,超額收益顯著。相較于其他有色指數,中證有色礦業指數也表現出更強的彈性,今年4月底的這一波市場反彈中(2022/4/27-2022/7/7),中證有色礦業指數在新能源板塊的強勢帶動下大漲39.4%,國證有色指數、中證800指數同期漲幅分別為31.61%、35.14%。
展望后市,工業金屬礦方面,經濟穩增長基調不變,流動性合理寬裕,隨著電網投資等下游基建項目開展施工,銅、鋁等工業金屬需求有望回暖,進一步拉動上游礦產需求;能源金屬/稀有金屬礦方面,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行情600617,診股)車產銷持續高增長,累計滲透率處于S型曲線快速上升的拐點位置,未來增長有望持續拉動鋰鎳(動力電池)、鋁(汽車耗材)、銅(線圈)等有色金屬上游礦業需求。鋰價維持高位,利好礦石自給率高的行業龍頭;貴金屬礦方面,地緣政治風險疊加經濟衰退引發的避險情緒對金價構成一定支撐。
站在當下時間窗口,專業人士指出,政策層面經濟穩增長基調不變,工業金屬礦需求中期有望回暖。碳中和對傳統金屬產能形成供給約束,新能源領域打開有色金屬礦長期需求空間。在此背景下,礦業ETF(561333)的發行,有望成為投資者把握礦業投資機會的高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