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面臨原生礦產資源緊缺,原料供應不足,對外依存度高,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在危機和挑戰下,我國有色金屬產業需要轉變傳統方式,推動產業升級。”臨近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提出,建議加快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
何金碧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有色金屬工業面臨嚴重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已經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成為了制約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瓶頸。
因此,何金碧建議,第一,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構建競爭力導向的政策體系。強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推進國內回收和國外進口、財稅等配套政策的制定、調整和實施工作;第二,進一步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產業整體運行質量。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補齊科技研發短板,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第三,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形成與國內產業轉型升級良性互動。加強與國際行業間的經貿合作,強化供應鏈的穩定性,同時引進科技研發機構等優質生產要素,搭建技術共享新平臺。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列入區域間、國家間綠色產業政府合作項目,通過合作共建的方式在原料出口地建立再生金屬產業園,依托產業園增強海外城市礦產就地轉化加工能力。
除了關于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相關的提案,何金碧在今年兩會提案中也提出關于加快構建我國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市場、加大民企信貸支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繼續擴大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底層資產等建議。
2月28日,經濟觀察網記者面訪何金碧先生,進一步了解其提案內容以及背后的思考。
經濟觀察網:2021年作為中國低碳元年,中國政府啟動了備受矚目的減碳方案。目前,我國推出碳排放權現貨交易,由于其覆蓋范圍小,參與主體受限等現實問題,所發揮的減排效果有限。請問構建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市場,對于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意義在哪里?
何金碧:首先,是利用“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的雙重功能,極大發揮金融的杠桿效應。碳交易市場建立初期,主要是由政府牽頭,發布相關政策、文件,提供優惠措施來刺激中國各大企業參加碳交易,這時“有形的手”就發揮了作用,為中國碳交易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平臺和機會。而隨著期貨的參與,就逐步把市場“無形的手”的功能釋放出來,由市場來引導和決定碳市場的走向、發展,從而完善交易中的標準和制度的缺失。
其次,可以規避風險,穩定碳市場。根據國際市場交易經驗,碳交易價格的波動區間大,波動頻繁。因此很多企業受到風險沖擊的概率會增大,市場的不穩定性也會極大上升。而引入碳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利用自身的套期保值功能,可規避或減少企業所受價格波動的沖擊,同時調動控排企業壓減落后產能、實現綠色轉型的積極性,促進碳交易市場能夠長期穩定、持續的發展。
同時,利用價格發現功能,合理定價。當前,中國主要的CDM (清潔發展機制)項目或是通過直接聯系買家,或是通過中介,通過簽訂合同來確定交易價格。這樣的價格十分缺乏代表性和合理性,而且容易受到頭方的欺壓,以及實方的惡性競爭。而在碳交易期貨市場下,由于數額龐大的合約交割,專業的期貨人士的分析,在買家賣家力量的平衡下會逐漸發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價格”,最后也成為公認的價格。因此,碳期貨市場建立將非常有助于合理價格的發現和確定,促進中國碳交易市場數量和質量的迅速發展。
此外,還可以提升中國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碳期貨市場的建立,幫助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找到碳排放權的合理價格,同時吸引市場的投資者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市。中國碳期貨市場的交易量越大,其在國際碳市場的話語權就越大,中國逐漸掌握主動權,可以進一步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最后,是合理配置資源,引導綠色經濟發展,加快“雙碳”目標的實現。利用期貨市場發揮市場的配置資源的作用,將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有效結合。在市場的引導下,企業自負盈虧,為追求在碳交易中獲得最大的收益,企業將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效率和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市場優勝劣汰,資源將更多地被傾斜在“管理更高效、技術更先進、綠色理念更堅定”的企業中。期貨的用意就在于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保護了環境。
經濟觀察網: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再次強調要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產量。推進有色金屬行業再循環對于節能降碳有哪些意義?對疫情后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您有哪些建議?
何金碧:一方面,我國有色金屬的產量保持穩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下游行業發展態勢較好。有色金屬是基礎原材料,和基建、地產、汽車、家電等領域需求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也就說明,如果基建、地產、汽車、家電等領域發展呈現良好的趨勢,會對我國有色金屬需求帶來積極作用,并進一步影響有色行業景氣度和相關公司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我們沒有完全告別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高質量發展永遠在路上。隨著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對有色金屬產業供給側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環保政策日趨嚴厲、資源日益緊張,推進有色金屬行業再循環,加快發展與實施智能制造、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正在成為業內的共識及奮發的方向,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特別是在雙循環格局下,這種發展模式將進一步助力綠色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建議:首先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構建競爭力導向的政策體系。要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為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納入循環經濟“十四五”規劃給予支持。要提高原料保障,制定、完善相關政策,加大國內、國外再生有色金屬回收及進口配套政策力度,形成再生有色金屬原料全球儲備。要優化完善稅收政策,降低回收利用企業稅收風險及稅負。
其次,要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產業整體運行質量。要鼓勵企業采取合作、聯合、重組的方式組建規模較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聯合體,提高產業的集約化程度。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產品的技術含量,解決加工利用過程排放控制與固廢資源化難題。要優化資源配置,重點支持電子、交通、建材等領域再生金屬材料的替代應用,推動綠色產品的研發與認證。
最后,要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形成與國內產業轉型升級良性互動。加強與國際行業間的經貿合作,強化供應鏈的穩定性,同時引進科技研發機構等優質生產要素,搭建技術共享新平臺。將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列入區域間、國家間綠色產業政府合作項目,通過合作共建的方式在原料出口地建立再生金屬產業園,依托產業園增強海外城市礦產就地轉化加工能力。
經濟觀察網:為加大REITs產品的發行和上市,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實踐需要,對公募REITs底層資產的范圍進行了多次擴容,但并未突破基礎設施領域。請問酒店、商場、寫字樓等商業地產項目擴容,為公募REITs底層資產的意義在哪里?
何金碧:一方面,商業不動產收入相對穩定、安全性較強,且優質資產規模較大,能夠推動公募REITs在我國不斷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