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期俄烏沖突持續升級,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升級,全球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加劇市場海外相關金屬供應的擔憂,倫鋁表現偏強,一度突破4000美元/噸,創歷史新高,帶動滬鋁維持高位,整體維持倫強滬弱格局。而倫銅也在近期達到了10845萬元的高位。此次俄烏沖突正式升級至戰爭狀態從2月24日開始,截止目前俄烏第三輪談判無實質結果,停火磋商將繼續進行,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制裁持續加碼,俄烏進展局勢尚未看到緩解跡象,短期預計俄烏沖突局勢演變仍將加大有色金屬的波動。
事件分析
一、俄烏局勢對鋁的影響
2月份俄烏地緣政治沖突一波三折反復發酵,在2月中旬開始迅速激化,加劇了市場對俄鋁受制裁和海外鋁供應的擔憂。俄烏沖突對鋁價的影響主要在供給和成本能源價格上。
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鋁生產國,據SMM統計2021年俄羅斯電解鋁產能為376萬噸,占全球產量5.6%左右;出口量為348萬噸,月均出口量為29萬噸,占全球出口量的12%左右。其中21年俄鋁對歐洲地區的電解鋁出口量為160.1萬噸,對美國的出口量為31.2萬噸,分別占出口總量的42%和8%。因此若西方國家對俄鋁實施制裁,會造成歐洲地區鋁供應明顯緊缺,同時也會進一步推升美國通脹水平。從目前的制裁措施看,部分企業已經公布了與俄羅斯生產商停止合作,海德魯(Hydro)稱公司已經決定不再簽訂與俄羅斯生產商相關的新合同,海德魯沒有來自俄羅斯或烏克蘭的關鍵業務的供應,與一些貿易公司以及俄羅斯鋁生產商有商業關系,包括買賣鋁土礦和氧化鋁等原材料、重熔用鋁金屬和鋁棒。美國鋁業公司稱將停止向俄羅斯公司出售產品,并停止從俄羅斯采購原材料。
另外,從俄羅斯自身的產能供應看,若制裁持續升級對俄羅斯貿易、生產都將產生影響。2021年俄鋁鋁土礦權益產量共計1500萬噸,其中60%以上在俄羅斯境外,包括牙買加、幾內亞和圭亞那。俄鋁擁有氧化鋁產能約950萬噸/年,占全球氧化鋁產量的6.3%,2021年俄鋁氧化鋁權益產量830萬噸,其中俄鋁氧化鋁產能約66%在俄羅斯境外,其中烏克蘭的Nikolaev廠172.5萬噸,愛爾蘭Aughinish廠188.3萬噸、牙買加Windalco (Ewarton Works)52.3萬噸、幾內亞Friguia廠43.9萬噸,澳大利亞Queensland Alumina Ltd 74萬噸。本周俄鋁發布公告稱,由于黑海及周邊地區不可避免的物流及交通挑戰,不得不暫時關閉烏克蘭Nikolaev地區的Nikolaev氧化鋁精煉廠,涉及停產產能170萬噸,供應存在強烈減產預期,同時俄鋁可能將其愛爾蘭Aughinish煉廠的氧化鋁轉移并供應給其俄羅斯的冶煉廠,原本Aughinish煉廠向歐洲供應氧化鋁,此舉動將直接影響到俄鋁對歐洲氧化鋁的供應量,海外氧化鋁處于上升通道中。
從能源價格的角度看,從去年開始的俄烏紛爭已經持續5個月左右,歐洲地區目前因天然氣和電價高位歐洲鋁廠減產產能在85萬噸左右,而近日德國宣布將暫停北溪2號管道的審批程序,歐洲天然氣能源短缺問題仍然難以解決,天然氣和電力價格仍維持偏高位置,歐洲電解鋁廠仍存減產風險,同時俄羅斯境內生產和貿易出口也有受到影響的可能,在局勢未明朗前海外鋁供應將持續存在減產風險,需要觀察3月份后隨著天氣轉暖采暖需求下降后電價是否有緩解。
從對國內影響看,目前因俄烏局勢影響,倫鋁強于滬鋁,滬倫比值持續走低,進口虧損達至近5000元/噸水平,進口窗口持續關閉,預計今年進口量將明顯下降。若后續制裁繼續升級,疊加海外市場正處于疫情后需求回升階段,預計中國鋁制品出口訂單有望顯著增加。當前基本面上,上下游復產復工同步進行,云南復產有提速的跡象,需求受到高鋁價的抑制,現貨貼水擴大,旺季需求的復蘇還有待進一步確認,庫存延續累庫狀態但幅度放緩。
整體上短期市場仍在交易于烏俄沖突,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目前俄烏第三輪談判無實質結果,鋁市以俄烏局勢導致電解鋁成本抬升及供應端減產的核心交易邏輯暫未發生轉變,仍維持外強內弱格局,但交易地緣政治風險較大,存在一定過度交易和炒作的風險,以觀望為主,基本面上關注庫存拐點和復產節奏。
二、俄烏局勢對銅的影響
俄烏局勢演變對銅的影響也在不斷地變化,但目前仍主要集中在宏觀層面,沖突的初期主要是戰爭的避險情緒主導,同時隨著制裁持續升級,加大了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對銅價有一定抑制。而后俄烏沖突對銅的影響逐步從避險情緒轉移到對銅出口和冶煉成本抬升的擔憂上,同時全球能源價格抬升,推升通脹水平,而美聯儲加息頻次和幅度大概率低于前期預期,加上國內制造業PMI數據回升,兩會穩增長政策明顯,宏觀環境對銅價而言較之前好轉。從供應角度看,根據ICSG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俄羅斯精銅產量104萬噸,占比較小為4.2%,且原料自給自足,基本都在俄羅斯境內生產;2020年俄羅斯精銅出口74萬噸,占比8%,其主要出口地區是歐洲,目前俄烏沖突對銅產量、出口等暫未有實質性的影響。
基本面上,銅礦仍維持偏松,本周進口銅精礦指數較上周漲1.67至66.5美元/噸,國內下游消費恢復相對緩慢,庫存延續累積,但累庫速度明顯放緩,全球仍處低庫存狀態對于銅較強支撐。整體上銅處于弱現實和強預期轉換階段,但持續的大幅突破仍需要有需求的強勢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