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鎳供需平衡:預計呈結構性短缺
供應方面,預計今年原生鎳產量+14%至311萬噸(金屬噸,下同),其中以印尼NPI(+25萬噸) 和濕法鎳鈷中間品/高冰鎳項目(+10萬噸)為主,國內NPI產量預計進一步下滑(-5.7萬噸), 硫化礦精煉鎳供應在2021年受意外事故擾動較大,今年預計小幅增加(+4.2萬噸),但俄烏沖 突令增量不及預期的風險加劇。
需求方面,預計今年原生鎳需求+9.8%至304萬噸,電池用鎳需求增速預計約50%(+13萬噸), 不銹鋼用鎳需求增速放緩至4.8%(+9.8萬噸)。 今年整體供應預計小幅過剩,電池用鎳仍面臨結構性短缺。明年隨著印尼NPI項目和濕法項目 產能的釋放,預計鎳供需面轉為寬松。
鎳庫存
去年5月以來持續走低。去年5月份以來,LME 庫存從26萬噸下降至8萬噸以下,上交所庫存則是從去年9月份以來下降, 由3萬噸降至4000噸左右。盡管去年3月青山宣布打通NPI至高冰鎳路徑,但由于轉產經濟性不 足,去年12月才正式投產,令硫酸鎳供應較多依賴一級鎳溶解,庫存持續走低。 今年即使在樂觀估計鎳鐵轉產高冰鎳約10萬噸的情況下,電池用鎳缺口仍有6萬噸左右,鎳豆、 鎳粉等溶解制硫酸鎳不可避免,預計鎳交易所庫存進一步下降,但降速趨緩。
鎳供給
儲量:全球鎳資源儲量約9400萬噸
鎳作為地球上第五大最常見的元素,地殼含量僅次于鐵、氧、硅和鎂。 截至2021年末,全球鎳儲量(已探明的陸基礦床儲量)約為9500萬噸,紅土鎳礦與硫化礦比 例約為6:4。紅土鎳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國家,如印尼、菲律賓、巴西、新喀里多尼亞、 古巴等,硫化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等。隨著勘探和采掘技術提高, 鎳儲量總體基本保持上升趨勢,相比1995年的4700萬噸已翻倍。 具體到國家和地區,印尼和澳大利亞擁有最多的鎳儲量,分別擁有約2100萬噸,占比22%,巴 西排名第三,約1600萬噸,占比17%,三者合計擁有超過全球6成的鎳資源。我國儲量較少, 約280萬噸,占比約3%。
礦產量:以印尼紅土鎳礦增量為主
2021年全球鎳礦產量295萬噸(金屬噸,下同),其中硫化礦72萬噸,紅土礦223萬噸。 硫化鎳礦產量近兩年下降明顯,主要原因是受疫情或意外事故停產影響,包括諾鎳礦山洪水 事故、淡水河谷加拿大項目罷工等。 紅土鎳礦產量快速增長,其中增量基本由印尼貢獻,2021年印尼紅土鎳礦產量達112萬噸, 同比+34萬噸。菲律賓增量也不容小覷,2020年印尼禁止原礦出口后,對菲律賓原礦需求增加,原礦價格飆升刺激了菲律賓鎳礦產出。
紅土鎳礦
印尼NPI:貢獻全球最大供應增量
2020年印尼NPI產量(含安塔姆鎳鐵項目)約59萬噸(金屬噸,下同),占全球鎳供給23%。 隨著青山、德龍、力勤、華迪等多條生產線投產,2021/2022產能預計分別達到119萬噸和 180萬噸,在不考慮轉產高冰鎳的情況下,預計產量分別達到90萬噸和115萬噸,2022年占全 球鎳供給比例將提升至37%。(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硫酸鎳與鎳鐵價差將影響NPI與高冰鎳之間的產能分配。青山高冰鎳項目為NPI轉產而來,公 司去年曾表示2021/22/23年預計生產鎳當量60/85/110萬噸,其中高冰鎳和鎳鐵的產量將根 據市場需求和價格變化情況切換調整,目前市場預計青山2022年高冰鎳產量10萬噸。
中國NPI
印尼出口政策有三個關鍵節點:1)2014/01:印尼禁止原礦出口,自印尼進口量在15/16年 降至冰點;2)2017/01:放松管制,有條件允許鎳含量<1.7%礦石出口,進口量逐步回升, 2019年為2388萬噸(實物噸,下同);3)2020/01:重新禁止原礦出口,當年進口量降至 340萬噸,2021年僅85萬噸。近期有消息稱印尼政府可能對鎳鐵和鎳生鐵等含量40%以下的 產品出口增稅。
自菲律賓進口量總體穩定,近年基本保持在3000萬噸以上,2021年進口3906萬噸,超過去年 全年3198萬噸。菲律賓鎳礦儲量480萬噸,占比5.1%。11月菲律賓礦產和地球科學局MGB提議 推動逐步限制原礦出口的政策,考慮當地落后的基礎設施、煤礦資源匱乏、冶煉產能不足等因素,復制印尼模式難度較大。
進口鎳礦成本高。國內鎳礦庫存本就處于歷史低位,不足800萬實物噸(10港口合計),進 口成本持續走高。1.5%菲律賓紅土鎳礦的中國到岸價最高漲至92美元/噸,21年均價約76美元/ 噸,同比+49%,抬高了國內NPI生產成本。
菲律賓鎳礦供給季節性顯著,預計四季度和一季度國內鎳礦將進入去庫階段,鎳礦進口價或 仍將維持高位。
2021年國內NPI產量約43萬噸(金屬噸,下同),同比-15%。自2020年印尼重新禁止原礦出 口以來,國內NPI產量逐漸下滑,產能向印尼轉移,中資紛紛在印尼當地投建冶煉廠。年中受限電政策影響,9月產量僅為3.07萬噸,同比-33%,環比-24%,全年產量約43萬噸,相比 2020年的51萬噸下降15.4%。預計2022年繼續降至38萬噸。但需密切關注印尼政府對于鎳鐵 和鎳生鐵的出口政策變化情況,若采取超預期的限制措施,有可能減緩國內NPI產能的去化 速度。
鎳鐵進口依賴印尼。自2020年印尼重啟原礦禁運以來,鎳鐵進口大幅增長,2021年國內全年 進口鎳鐵370萬實物噸,同比+7.51%。若按15%鎳含量計算,合鎳金屬量約55萬噸,遠超過國內 NPI產量。其中自印尼進口鎳鐵282萬實物噸,占比84.21%。
原礦成本高企抬升鎳鐵成本,印尼鎳鐵價格優勢明顯。國內鎳鐵RKEF完全成本約位于1300- 1400元/鎳點之間,利潤率處負值區間。而印尼鎳鐵進口價較國內約低2萬元/鎳噸,隨著國內鎳 鐵產能向印尼轉移,預計今年鎳鐵進口在國內供應中的占比繼續提升。

硫化鎳礦-一級鎳&鎳鹽
全球硫化鎳礦產能主要集中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等國家。2021年硫化礦項目 精礦產量約74.7萬噸,同比-4.0萬噸(金屬噸,下同),主要是受意外事故停產影響,2月 底諾鎳兩個礦場因洪水事故停產數月,6月底淡水河谷加拿大項目發生罷工并持續約兩個月。 諾鎳2021年產量19.3萬噸,同比-4.3萬噸,淡水河谷加拿大硫化礦項目全年產量8.2萬噸, 同比-1.4萬噸。隨著項目正常化,預計今年有約4萬噸增量,但俄烏沖突后續發展值得關注, 俄羅斯鎳礦產量占全球近6%,歐美等國對俄制裁令其鎳產量面臨較大下行風險。
當前新增硫化礦項目較少,主要有Nickel 28的Dumont和Turnagain鎳礦項目,前者產能設計 為3萬噸,樂觀估計2023年投產,后者尚未進行可研。隨著全球硫化鎳礦資源的逐漸減少和 開采難度的增加,硫化鎳礦在全球份額將逐步被紅土鎳礦擠占。
鎳需求
增速即將邁上新臺階:5年CAGR有望達10%
INSG數據顯示,鎳需求量從2000年的112.3萬噸增加到2021年的277.3萬噸,年均增長率為 4.4%。2022年鎳需求量預計+9.8%至304.4萬噸。2010年以來僅2020年負增長,當年受疫情影 響全球鎳需求小幅萎縮0.9%。隨后2021年鎳需求強勁反彈16.3%,兩年復合增長率7.4%,快 于疫情前增速,主要受新能源車的電池用鎳需求拉動。 伴隨著新能源車快速滲透以及三元電池高鎳化趨勢,預計鎳需求在未來幾年都將保持較高增 速,有望實現年均近10%增長,展望2025和2030年全球鎳需求有望達到約370萬噸和460萬噸。
結構變化進行時
不銹鋼為最大下游,新能源電池貢獻最大增量
根據S&P Global數據,不銹鋼在全球鎳終端消費中占比約72%,約12%用于合金及鑄造,在電 鍍和電池中使用占比分別約為8%和5%。 由于我國是不銹鋼和三元鋰電正極前驅體產銷大國,生產了全球約6成不銹鋼以及約8成三元 前驅體,因此國內鎳的使用集中度更高,根據安泰科數據,不銹鋼在中國鎳消費占比高達 82%,而電池成為了第二大用鎳領域,占比約7%。
不銹鋼為最大下游,新能源電池貢獻最大增量
電池用鎳需求占比預計將提升至20%以上。根據測算,預計2025年全球鎳需求約370萬噸, 5年CAGR9.1%,而電池用鎳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滲透以及高鎳化進程加快,預計2025 年將達77萬噸,5年CAGR38%。電池用鎳需求占比預計今年提升至13%,2025年預計將繼續 提升至21%,而不銹鋼用鎳需求占比預計從2021年的73%降至2025年64%。
不銹鋼
全球產量增速預計回歸正常區間:2021年全球產量約5800萬噸,因基數效應同比 +13.93%,2020年同比-2.54%,兩年復合增長 率5.37%,而過去十年平均增長率為5.6%,預 計今年增速將回歸3%左右均值水平。 全球主要增量來自于中國和印尼,分別同比增 長12%和95%,海外因疫情反復令產能受限,國 內不銹鋼出口強勁,而中資印尼不銹鋼產能也 大幅釋放。
2021年國內不銹鋼產量預計3385萬噸,約占全球產量57%,同比+12.33%,兩年復合增長率 7.3%。其中鉻鎳系產量1677萬噸,占比49%,鉻錳系產量1014萬噸,占比30%,鉻系不銹鋼產 量675萬噸,占比20%。鎳原料來源中預計61%來自NPI。
預計今年產量增速放緩至5%。據Mysteel統計,中國不銹鋼現有煉鋼年產能約4000萬噸, 2022年新增產能預計718萬噸,目前可確定投產產能為352萬噸,其中300系222萬噸,400系 130萬噸,以上產能均在2022年上半年釋放。考慮到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參考新增項目投產 時間,預計今年國內不銹鋼產量增速放緩至5%,產量約3555萬噸。
新能源電池
硫酸鎳應用場景:硫酸鎳主要應用于電池和電鍍行業,是電鍍 鎳和化學鎳的主要鎳鹽。近年來,隨著動力 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大增以及高鎳化進程 加速,硫酸鎳在新能源電池的需求呈現爆發 式增長。 全球范圍內,硫酸鎳在鋰離子電池領域應用 占比達55%,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提升。 2020 年全球硫酸鎳終端需求分布 數
新能源車滲透速度超預期。乘聯會將2022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期由480萬輛調增為550 萬輛,滲透率有望達25%,新能源汽車有望突破22%,滲透率約22%。全球范圍看,預計2025年 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400萬輛,復合增長率超過50%。
高鎳化大勢所趨,預計2025年8系以上三元前驅體全球需求占比為58%。隨著高鎳化進程加速, 從全球范圍來看,2020年高鎳(NCM811&NCA)三元前驅體市場份額約30%,預計2021-2025年 高鎳占比預計將分別達到38%/47%/51%/55%/58%,其中NCA市場份額從10%左右小幅提升至17%。
2 重點公司分析
盛屯礦業
上控資源:當前擁有鎳資源項目包括印尼友山鎳業項目(3.4 萬噸/年)、贊比亞穆納里 硫化礦項目、印尼盛邁鎳業項目(4萬噸/年),友山鎳業高冰鎳項目于2020年投產后,當 年產量約4300噸,2021年即實現滿產,預計產量超過規劃量達4萬噸左右,目前暫生產NPI。 盛邁鎳業計劃今年投建,建設期18個月,采用紅土鎳直接生產至高冰鎳的高新技術。
下拓材料:公司計劃在貴州投建新能源材料項目,以鎳鐵、高冰鎳、鎳精礦、粗制氫氧化 鈷為原料,生產包括電池級硫酸鎳、硫酸鈷、四氧化三鈷等產品,其中電池級硫酸鎳規劃 量為6.8萬金屬噸,作為印尼鎳項目的下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華友鈷業
公司印尼鎳資源規劃量業內領先,且同時布局濕法和火法項目共三個項目,累計 規劃鎳產能22.5萬噸,權益鎳產能約12.7萬噸。 華越6萬噸濕法項目,去年12月投產并已成功產出第一批合格產品,公司持股比例57%。 華科4.5萬噸火法項目去年Q1啟動,預計今年6-7月建成投產,公司持股比例70%。 華飛12萬噸濕法項目,預計2023年中建成投產,今年1月份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華友 國際收購永瑞控股持有的31%股權,公司持股比例增加至51%,三個項目均實現控股。
格林美
公司在自建鎳生產基地的同時,深耕“城市礦山”。青美邦一期3萬噸項目預計 今年Q1投產,2025年規劃產能10萬噸,且公司持股比例達72%。2021年公司全年預計回收3 萬噸電池,約1萬噸鎳和5千噸鈷資源,2022年預計回收2萬噸鎳資源。公司計劃至2025年 回收25萬噸電池,折算回收鎳鈷資源約4.5萬噸和1萬噸。
中偉股份
公司印尼布局火法高冰鎳項目,采用紅土鎳礦直接生產高冰鎳新工藝,初始投 資較低且投資周期短,可復制性較強,目前規劃鎳產能為6萬噸,權益鎳產能4.2萬噸,一 期1萬噸項目預計今年投產。公司在上游布局環節相對落后,但同時也意味著其單噸前驅 體盈利能力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
報告節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