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于2018年啟動“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專項以來,突破一批材料基因工程先進技術,研發了一批稀貴金屬新材料產品,其中10余種產品實現了產業化或迭代升級,支撐了云南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跨越式創新發展。
據介紹,材料基因工程借鑒人類基因組計劃,通過調整材料的原子或配方、改變材料的堆積方式或搭配,結合不同的工藝制備,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云南素有“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依托錫、銦、鍺、鈦、液態金屬等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優勢,為支撐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云南組織多部門專題研究,長遠規劃,啟動實施了“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科技專項。
云南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省科學技術院院長阮朝奇介紹,目前“專項”已投入經費6.06億元,聯合貴金屬集團、云南鈦業,協同清華大學、中科院金屬所等30余家機構單位形成了全國性“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組織模式,并且基本建成3大公共平臺——全國首個稀貴金屬新材料高通量計算平臺,高通量制備與表征平臺(實驗平臺),全國首個涵蓋金、銀、鉑、鈀、銠、銥、釕、鋨、錫、銦、鎵等11類稀貴金屬新材料基礎參數數據庫。
“通過實驗平臺,樣品處理成本降低30%至90%,效率提升幾倍甚至幾十倍,實驗一致性和科學性大幅提升,降本提效顯著。”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家林說。
“專項”通過產學研緊密合作,產業技術聯合攻關,形成了“打造平臺、面向產業”特點,對云南稀貴金屬新材料研發及工程化應用的推動作用已經顯現。云南錫業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世界錫產業鏈最長、最完整的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宋興誠介紹,
目前企業開發和優化提升的半導體用6N-7N高純銦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實現批量供貨。高性能錫基環保阻燃劑等產品正在建設數字化生產線。“補齊了短板,提升了產品創新力度,延伸、強化了錫銦產業鏈,讓我們的產品從中低端開始邁向中高端。”
“專項”的實施,加速促進了云南一批新技術、新材料研發及工程化應用。在貴金屬新材料研發及工程化應用示范方面,研發了20余種稀貴金屬合金材料、釬焊材料、電接觸材料、催化材料及復合材料;在鋁基、銅基等有色金屬新材料產品開發方面,通過數值模擬仿真,指導完成了7075系鋁合金汽車支撐擺臂件研制,實現力學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時減重35%;在鈦合金、鍺材料方面,開發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強耐蝕鈦合金綜合開發成本降低20%以上,已實現產業化,生產出產品質量世界先進的6英寸垂直梯度凝固法太陽能電池用鍺單晶……
“‘十四五’期間,‘專項’將通過開展材料基因工程共性關鍵技術、前沿新材料及關鍵技術攻關,持續提升云南新材料產業核心競爭力,全面支撐云南先進有色金屬產業集群的培育打造。”阮朝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