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召開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市級審查會議,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衡陽市政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各縣市區分局的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就規劃內容進行討論,省地質院、規劃院等評審專家提出了建議。衡陽市委常委、副市長黃立出席會議并講話。
衡陽市是個礦業大市,礦產資源種類多,資源儲量豐富。截至2020年底,已發現礦產達69種,素有“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之鄉”的美譽,截至2020年底,全市采礦權達330余個,為衡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礦產資源規劃是落實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加強和改善礦產資源宏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活動的重要依據。記者了解到,本輪為衡陽第四輪規劃,基期年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至2025年,除河道采砂和放射性礦產外,本市所轄行政區域內其他所有礦產資源均納入規劃范圍。
此外,本輪規劃特點突出,根據市委“一核兩電三色四新”產業布局,依托資源帶動產業集聚延伸,規劃將衡陽市鹽鹵、高嶺土、鐵礦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服務重點企業;開采區塊大幅壓縮 ,從上輪礦規619個減至276個,區塊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礦業結構進一步得到調整和優化,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本輪規劃將綠色礦業發展提升到新高度,到2022年底全市所有生產礦山要全部達到綠色礦山標準,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方面,將以常寧水口山為點,將科技創新、產業鏈集聚、水口山山水林田湖草修復經驗進行推廣,把常寧打造成衡陽市的綠色礦業示范區。
會上,黃立要求,相關單位要認真汲取專家意見,將建議落實到規劃的修改完善中;要處理好礦業開發和環境保護的關系,促使礦業發展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規劃方案要及時公示,堅持開門編制,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陽光審批,提高規劃決策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