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坐落于燕山之畔,渤海之濱。有人說這里資源豐饒,有人說這里“缺乏歷史”。想了解唐山,這幾家博物館可是必去之地,只有了解了真正的唐山,你才會愛上她。
有人說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先去這座城市的博物館。
百年老礦開灤的博物館。這里已經算是國家公園,以這個博物館為中心,把開灤的唐山礦和其他的煤礦都整了進去,或為古跡,或為水上公園,給唐山增添了永恒的豐碑。不說了,咱說不明白,還是把博物館門前的開灤賦原文抄錄下來,人家說的清楚明白。
博物館里據說有三層,陳列著開灤各個歷史時期的文件,實物。隔門看見博物館的大廳里是一幅巨大的銅板浮雕,煤礦工人氣宇軒昂,說是里面不讓拍照。只好作罷。在博物館的廣場東南還有個井下的巷道,封閉開放。據說可以看到煤礦工人采煤的器械,說是只接待團體參觀,沒有進去。估計也是不許拍照滴。
博物館前是一個方形廣場,廣場中間是一個煤黑色的,高15米的名為“世紀追夢”的大碑,其正面雕塑的是開灤煤礦幾代工人的群像,背面則浮雕了開灤煤礦兩個創始人唐廷樞和周學熙的形象。
景區現在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為開灤博物館,另外一部分是井下探秘游。
開灤博物館是園內的主體建筑,館內展示了開灤煤礦的創辦歷程、煤炭的采集歷史、方式和煤炭種類等,還有歷史上煤礦工人多次罷工運動的展示回顧,可以了解到清末洋務運動知識、煤礦的歷史知識等,內容豐富。
地震前,唐山沒有一家注冊的博物館;如今,各類博物館星羅棋布。
漢代冶鐵窯爐——三大技術:1200度以上的高溫熔爐、鼓風技術和利用煤炭作為冶鐵燃料,我們當為自己的祖先感到驕傲。
開灤博物館不僅為觀眾呈現煤炭的生成過程、煤田勘查開采知識、中國近代煤炭工業的興起、唐山因煤興市的歷史,還從最原始、最古老的采煤方法到現在在用的世界最先進的綜合采煤機械化都可一覽無余。
開平礦務局老股票。
在展廳的一個角落里,我看到一臺蒸汽機車的模型。據記載,這臺機車建成后,被當時開平礦務局總工程師薄內特夫人命名為“中國火箭號”。后來,又在中國官員的建議下,又在機車兩側各鑲上一條龍,因此又稱為“龍號機車”。
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就這樣悲愴地,糅和著東西方文明的色彩,誕生在中國北方礦區,奔馳在一段只有9.7公里的唐山到胥各莊的鐵路上。
贊美的最好方式是親自去開灤煤礦博物館看看。看看那里曲曲折折的歷史, 還有那些生動的雕塑。
在此,你大概才能對唐山作為“中國近代煤炭工業源頭”、“中國近代工業搖籃”等等的名頭有更深刻的了解。
老唐山風韻其一:西洋風韻。據介紹,大地震后這批洋樓僅剩下三座。
老唐山風韻其二:商業街。
老唐山風韻其三:廣東會館。
鮮為人知的是,這座見證了我國近代工業發展史的城市,在130多年前,僅僅是一座偏僻的小村莊。
對初到唐山的外地人來說,尋找開灤煤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你問路時,當地人往往會反過來問你,到處都是開灤,你找的是哪個?
開灤煤礦(前身開平煤礦),這個建立于清政府時代的企業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符號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在唐山,與開灤煤礦相關的人口就有近60萬。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已經成為資源型城市和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的一個重要展示窗口,一張精美的企業名片和城市名片。成為傳承愛國主義和企業精神教育的重要陣地,成為百年民族企業和涅槃重生的城市歷久彌新、創新發展的最佳展示窗口,成為梳理唐山文化根脈、找尋城市記憶的一方精神家園,成為青少年學生接受科普、人文、歷史等綜合教育的第二課堂,成為開灤集團和唐山市對外交往的一個高雅交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