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當日,中廣核浙江三澳核電項目3號機組開始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意味著該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是中國首個民營資本參股的核電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整體建設有序推進。1號機組裝料前核安全檢查已完成,正式進入裝料準備階段;2號機組當前處于熱試準備階段,正在開展系統調試試驗、設備安裝工作。
此次開工的3號機組于2024年8月19日獲國家核準,采用“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100萬千瓦時,可滿足約100萬人口的年生產生活用電需求。
浙江蒼南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維德透露,本次澆筑混凝土總量約8820立方米(未扣除鋼筋體積),預計持續57小時。項目團隊通過持續優化設計、改進施工流程并應用多項先進技術,目前已成功應用模塊化擋墻、地坑后貼法等創新工藝。
以模塊化擋墻為例,面對核島基坑周邊場地狹小挑戰,項目團隊創新采用可拆卸預制擋墻結構,這也是該技術在中廣核“華龍一號”機組中的首次應用。擋墻總長約62米,通過模塊化與可周轉設計,實現核島周邊場地高效利用,相較傳統現澆擋墻節約成本約80萬元人民幣,縮短工期約10天。(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