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制造業強省,廣東對黑色金屬鐵及其合金,如鋼、生鐵、鐵合金的需求量巨大。據相關數據顯示,北方各大鋼廠每年輸往廣東的黑色金屬高達8500萬噸。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橫琴和前海兩個合作區,是新會必須抓住的重大歷史機遇。作為我市首個與深圳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對接的企業,位于新會區古井鎮的華津集團錨定“珠中江經濟圈首個黑色金屬交易市場”這一目標,于7月8日正式啟動建設金屬產業園。
據悉,華津集團金屬產業園總投資13.5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第一期即將投入使用,第二期碼頭部分將于2024年底前投入使用,第三期將于2025年竣工。將通過建設3個三萬噸級碼頭泊位和配套倉儲,打造年交易金額超過500億元,集期現貨交割、現貨貿易、加工制造、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再生資源回收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金屬集散園區。這將極大推動新會區制造業提質增效,成為新會推進“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的強力引擎。
立足服務
助力企業節約成本
創立于2005年的華津集團,是廣東省鋼材行業龍頭企業,集產銷、加工、配送冷軋鋼材、環保鍍鋅、光亮焊管等于一體,其下游2000余家客戶遍布珠三角,包括美的、萬和、格蘭仕等知名品牌企業。華津集團在新會區古井鎮、睦洲鎮設有生產基地,2021年,兩個生產基地產值合計超52億元。隨著今年7月華津集團鍍鋅板生產線全面投產,企業鍍鋅鋼板年產能將突破90萬噸,冷軋鋼板年產能將突破180萬噸,預計年產值可達80億元。
作為傳統制造業強區,新會區素來是黑色金屬的重要消費、加工之地。
五金不銹鋼產業形成了從原材料加工供應、產品制造、配件生產、龍頭企業引領到名牌產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產業布局形成了以司前鎮為主體,覆蓋圭峰會城、大澤、三江等鎮(街、區)的“銀色走廊”。在新會周邊,則聚集著開平市水口鎮水暖衛浴生產基地、蓬江區杜阮鎮五金衛浴示范基地、中山市小欖鎮五金制品等眾多以黑色金屬為主的五金下游產業,呈現出巨大的市場群聚效應。
去年8月,《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江門市被定為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的“核心城市”,要求依托五金不銹鋼制品產業基地,加快發展建筑和安全用金屬制品、日用不銹鋼制品、集裝箱及金屬包裝容器產品等領域。
“當前,江門大道、深中通道、中開高速等建設提速,銀洲湖出海航道加快升級,新會區與外界的交通聯絡變得更加便捷。”華津集團副主席許健鴻告訴記者,江門市深入推進“園區再造”工程,新會區全力以“一園三中心”打造千億GDP、千億產業鏈,給華津集團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