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21年3月至6月,省委第七巡視組對甘肅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黨委開展了常規巡視。2021年7月,省委巡視組向省有色地勘局黨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抓好巡視整改的責任感、使命感
局黨委切實履行巡視整改主體責任,重點從3個方面擰緊壓力閥、打好組合拳。一是加強領導,以上率下。局黨委成立了由局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推進全局巡視整改工作,做好統籌協調和指導督促,及時研究整改落實工作重要事項和問題。局黨委從班子抓起,從自身做起,形成了巡視整改落實的“頭雁效應”,靠前指揮、帶頭糾偏,做到了直接抓、抓具體、抓到底。二是制定方案,細化分工。《局黨委巡視整改落實方案》把省委第七巡視組反饋的的4個方面13條問題分解細化為27個問題,并相應制定了58條整改措施,明確了相應的責任領導、牽頭單位和整改期限。局黨委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專人負責綜合協調、跟蹤調度、督導檢查等工作,與局屬各單位、局機關各處室形成了上下聯動、實時對接的整改工作格局。局屬各單位結合實際,制定了各自《整改方案》,把整改責任壓實到崗、傳導到人、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三是嚴明規矩,強化紀律。局黨委在省委巡視情況反饋會、巡視整改安排部署會等會議上,向全局廣大黨員干部多次強調,要做到對問題不回避、不遮掩,嚴厲杜絕紙面整改、數字整改、虛假整改,問題整改要敢于較真碰硬,真正做到解決一個、銷號一個、鞏固一個。整改期間,局紀委切實履行巡視整改監督職責,把督促巡視整改,尤其是將“一把手”責任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的有力抓手,切實用好問責利器。
二、動真碰硬逐項整改,巡視整改落實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夠深入,發揮政治引領作用還有差距”方面
1.關于“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夠到位”的問題
針對“局黨委理論學習不深不透,中心組學習從未形成交流研討材料,沒有結合有色地勘實際提出具體貫徹措施辦法”的問題,一是嚴格執行《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進一步提升學習的思想性、理論性、系統性,使中心組學習作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領導班子、提高領導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徑。把集體學習研討、個人自學和專題調研相結合,創新學習方式,改進學習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習的吸引力、針對性和實效性。自巡視反饋以來,已先后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省委第十三屆十三次全會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貫徹新發展理念專項督查調研的情況報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內容,并開展研討交流6次。二是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學習的重中之重,結合局工作實際,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發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有力發揮地質工作“先行軍”作用,全面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三是要求中心組成員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效,緊密結合地勘事業改革發展和自身工作實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把理論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思路措施,局黨委領導班子成員有效發揮出“關鍵少數”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針對“督促指導基層單位落實綠色勘查理念不夠有力,蘭州礦勘院106隊成縣選礦廠廢水直排”的問題,一是堅決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生態文明戰略,在全局進一步倡導實施綠色勘查,大力推進地質勘查行業綠色轉型升級。制訂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綠色勘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局屬各單位嚴格落實《綠色地質勘查工作規范》,確保把綠色勘查貫穿到地質勘查工作全過程。二是局地質處在地質項目檢查驗收工作中同步開展了綠色勘查工作質量檢查,并專題開展了局屬各單位地質項目綠色勘查設計方案和實施成效檢查工作,各項目組現已進入總結經驗、推薦典型階段。對涉及綠色勘查內容的設計、施工和成果評價驗收進行全過程監督檢查的工作體系已基本形成。三是在地質專業技術人員中進一步牢固樹立綠色勘查理念,持續提升綠色勘查新技術、新方法、新設備的應用能力。
2.關于“圍繞職能推動高質量發展還不到位”的問題
圍繞“近年來探礦成果相對較少”、“傳統地質勘查收入逐年減少”、“培育和壯大新的增長點進展緩慢”等,局黨委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針對地質勘查工作,一是組織局屬各單位全面開展財政類地質項目申報。省基礎、省基金地質勘查續作項目申報與新立項目競爭性談判,以及局管選區調研項目立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2021年共計申報財政項目27個,較上年度增加3個;總經費4027萬元,較上年度增加10.8%。二是局地質處已對局屬各單位現有社會地質項目實施及預期成果、“十四五”期間地質項目承攬計劃及預計提交資源量開展調查摸底,下一步將依據調研報告提出可行的社會項目增儲計劃。三是加強綜合研究,結合我省戰略性礦產特點,指導督促局屬各單位進行資料二次開發,開展銅、鐵、鈷、鎳等戰略性礦產和項目選區研究,在鋰、晶質石墨、螢石等礦種上取得突破。
針對水工環產業發展,一是通過公開招考和組織參加培訓的方式,補強專業短板,提升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整體能力水平。2021年已通過公開招考,擇優選聘短缺專業人才8名,并先后組織全局53人次參加相關培訓。二是主動籌措資金加強硬件建設,已向省財政廳申請了自然資源保護能力建設資金,為我局設備、儀器、軟件購置提供有力資金保障。同時,積極引導局屬各單位根據項目需要謀劃購置必要的先進設備,不斷強化硬件建設,并以此為基礎不斷拓展項目類型廣度。三是除傳統地災防治技術服務和地質環境保護外,積極拓展國土空間規劃、園林景觀設計、水土污染處置等大地質領域項目。現已承攬白銀市“十四五”相關規劃編制、岷縣維新鎮茲那村土地綜合整治、青海省共和縣政和大街管線探測等多個項目。
針對技術創新,局黨委高度重視創新驅動能力建設,近年來已先后建立了自然資源部高寒干旱區礦山地質環境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與甘肅省自然資源衛星應用技術中心。特別是“自然資源部黃河上游戰略性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已于2021年7月獲批,該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是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填補了甘肅乃至青海、新疆、寧夏等西部經濟欠發達省(區)無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的空白,對服務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順應我省積極打造國家級區域創新中心亟需高水平創新平臺支撐,將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至2023年底,全局將完成100個左右項目選區,確保“十四五”期間主要礦產資源儲量穩步增加,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逐步增強,地質勘查項目全部達到綠色勘查要求。同時,有力拓展水工環產業工作領域,在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水土污染防治、自然資源綜合調查評價、國土空間規劃等大地質領域不斷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3.關于“推動事業單位改革比較緩慢”的問題
針對“事企分開改革、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改革工作滯后”的問題,一是積極探索有利于地勘單位轉型發展和平穩過渡的思路與模式,已向省政府報送了《關于深化地勘事業單位改革意見建議的報告》,結合工作職能、企事業發展現狀,就如何深化地勘事業單位改革、實現事企分離等問題提出了初步意見建議。二是按照關于開展省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的相關要求,已將全局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工作方案上報省政府國資委,并于2021年8月收到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關于國有資產部分的審核復函。擬實行“市場化出清”的1戶企業現已完成注銷工作。下一步,將根據批復結果,對采用“部分保留”方式改革的企業,在開展清產核資和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上,積極做好資產評估、處置和人員安置等工作。三是局屬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企業的公司制改革工作正在積極推進當中。整改后,將進一步理順企業產權關系,為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后續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針對“同省內地勘單位合作處于邊緣化,局屬各院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問題,一是加強同省內外自然資源系統其他單位乃至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和協作配合,在大地質、大生態、大服務上謀求合作共贏,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天水礦勘院與省核地質二一九大隊、隴南市生態環境局,省有色地調院與青海有色三院、青海煤炭地質勘查院,已相繼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二是強化局層面對局屬各院的業務指導,加強工作協調配合,進一步培育各院特色產業、厚植各院優勢產業、壯大各院支柱產業。通過在局系統內形成重要項目技術集成、技術攻關的聯動機制,使局屬各院之間建立起信息共享、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有效實現重點項目實施中的技術力量迅速切換和技術隊伍互補轉換。
針對“圍繞改革做群眾思想工作不夠深入”的問題,局黨委要求局屬各單位把事業單位改革政策宣講和改革進度宣傳報道作為維護職工隊伍和諧穩定的重要抓手,運用多種宣傳載體,積極解決職工群眾思想上的疑惑。在工作中堅持民主原則和疏導方針,最大限度地使職工群眾由被動認識轉為主動自覺地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通過做好改革過程中的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他們拓寬視野,掃除擔憂心理,激發他們參與改革的熱情,從而形成思想統一、步調一致、人心向上、團結和諧的干事創業強大氣場。
4.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抓得不實”的問題
針對“經營管理存在一定風險隱患,全局應收債權數額較大、賬齡長,備用金數額較大、清繳不及時”的問題,一是下發了《關于集中開展應收款項收繳工作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加強應收款項收繳工作的通知》,要求局屬各單位加強責任領導、厘清應收原因、分類綜合施策,并對截止2021年7月底的各類應收債權分清合理占用與不合理占用,對不合理債權切實明確目標任務,加快應收款項收繳工作進度。二是要求局屬各單位建立并完善應收賬款及其他應收款(備用金)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監督和專項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其中,張掖礦勘院、省有色工勘院等單位已制定了專門的備用金管理辦法或補充規定;局財務處、審計處將不定期對該項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予以通報。目前,全局不合理應收款項所占比例降為17.85%,有效規避了經營風險。
針對“部分遺留問題解決不徹底”的問題,天水礦勘院于巡視進駐期間本著即知即改的要求,于2021年5月成立了經濟適用房建設結算及權證辦理工作小組,穩步推進問題解決,并取得實質性成果。今后,全局將本著“不添新亂、不留后患”的原則,切實處理好各項歷史遺留問題,并以此來提高領導干部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
(二)“落實“兩個責任”有差距,全面從嚴治黨沒有走深走實”方面
1.關于“黨委主體責任落實有差距”的問題
針對“責任壓力傳導存在不夠嚴實、層層遞減的現象”的問題,一是局院兩級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嚴格落實《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委書記和班子其他成員將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通過召開局黨委會議,以推進巡視整改為重點,專題研究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二是局院兩級黨委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局黨委將切實加強對局屬單位黨委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督導、檢查與考核,考核工作將力避形式主義,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指標,增強可操作性和實效性。三是通過典型案例通報、召開警示教育大會、實施新任干部任前廉政談話等多種形式開展警示教育,著力提升警示效果。局黨委將深刻汲取“2017年工勘院負責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未在全局通報”這一問題的教訓,今后將對違紀違法干部及時進行通報曝光,用身邊人和事,形成強有力的警示震懾效應。通過整改,局院兩級黨委將進一步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扎實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真正建立起“四責協同”機制,為地勘工作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針對“巡察發現問題線索能力不足”的問題,一是堅持把發現問題作為巡察工作的生命線,通過“加強協調配合,廣泛搜集問題線索”“著力提升談話質量,注重捕捉問題線索”“帶著問題查閱資料,甄別發現問題線索”“運用調研和明察暗訪,直接發現問題”等方式,有力拓寬發現問題線索渠道。二是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巡察干部隊伍,通過強化思想引領、黨性修養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巡察干部隊伍綜合素質與實戰能力。2021年已選派3人至省委巡視機構配合參加有關工作,以干代訓,錘煉實戰本領。局黨委將通過巡視巡察實戰鍛煉,提升巡察干部隊伍發現問題能力,切實增強巡察監督實效,使巡察真正成為局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有力手段。
針對“有的局屬單位黨委對主體責任認識不足,抓黨建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現象”的問題,一是局黨委要求局屬各單位黨委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牢固樹立起“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把抓好黨建作為一切工作成績的基礎和前提,認真謀劃好、落實好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任務,不斷提高黨建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二是局黨委在年度考核中將加大對局屬單位黨委抓黨建工作成效和黨委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人”責任落實情況的考核力度,通過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在全局樹立起“聚精會神抓黨建”的鮮明導向。局黨委還將積極做好對全局黨建工作開展情況的日常檢查和專項督查,對問題進行及時糾偏。局院兩級黨委將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著力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全局高質量發展。
2.關于“紀委監督執紀力量不足”的問題
針對“局紀委工作人員力量不足,主動監督發現問題少,線索來源單一”的問題,一是加強局紀委人員力量,局黨委已向局監察室配備主任1名,并通過公招新增工作人員1名。同時,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從局屬單位抽調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為局紀委工作部門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積極配合省紀委等單位的有關工作,于2021年抽調1人至省紀委監委信訪室工作,為基層紀檢干部提供工作歷練平臺。二是堅持“發現問題是監督工作的生命線”的理念。著重加強局紀委工作人員自身能力建設,在思想上糾正偏差,強化擔當意識,敢于主動亮劍;在工作方式上摒棄老套路,善于抓早抓小,決不養癰遺患。三是先后參加了由省紀委等組織的相關業務培訓,有力提升局紀委紀檢干部綜合素質。局紀委將借助整改契機,有效解決局紀委工作人員能力素質弱、監督意識不強的問題,提升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為推進全局紀檢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隊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