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眼于未來:我們為什么要回收鋰電?
1.1、 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退役量龐大
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速,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 644 萬輛,同比 +98%,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逆勢增長。我們預計 2021-25 年全球新能源汽 車銷量復合增速有望在 30%以上,到 2025 年銷量將突破 2300 萬輛。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于 21 世紀初期興起,自 09 年“十城千輛”工程啟動, 2013-14 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并免征購置稅,2015 年 4月財政部發布《關于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對新能源汽車購買給 予補助實行普惠制,財政補貼成為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主要增長力量。隨著新 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逐步退坡,2017 年開始推行的“雙積分”政策接力繼續推動 新能源產業發展。我們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 2021-25年年均復合增速在 30%左右,到 2025 年有望超過 1000 萬輛。
在電動汽車市場快速增長帶動下,動力型鋰離子電池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按 照正極材料動力電池可分為三元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及其他電池。目前看,海外 以三元電池為主,國內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同步發展。全球動力電池年新增裝機 量保持穩定增長,我們預計 2025 年裝機量超 1100GWh;國內裝機量可達 453GWh。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量達 196GWh,磷酸鐵鋰及其他裝機量達 257GWh。
![]()
1.2、 全球電動化趨勢下,鋰資源約束幾何
從世界鋰資源的勘探量來看,我們并不需要擔心鋰資源不夠用,但我們依然需要 關注區域上的資源約束。
(1)資源量較高的是鹽湖中的鋰,如果提純技術能夠進步、生產成本能夠降低, 問題將能夠較好的解決;
(2)中國優質的鋰資源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較少,考慮我國是鋰電中游產業鏈 以及下游應用市場核心,因此需要考慮資源掣肘;
(3)從鋰鹽產能、成本分布和鋰價趨勢看,不同資源稟賦、地區政策導致開采 難度和投資、成本不同,未來不同時間、不同區域供需有一定的錯配,鋰價格大 幅波動也在所難免,若鋰價大幅上漲,將不利于實現碳中和愿景。
![]()
因此,綜合考慮環保因素、鋰資源區域約束、鋰價格因素,對使用過的鋰電池進行回收也是一項必要的工作。
1.3、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與材料回收市場空間
1.3.1、動力電池報廢量及梯次利用量空間預測
我們對未來三元電池的金屬回收市場空間及磷酸鐵鋰電池的梯次利用與回收市場空間設計了測算模型,首先作出如下假設:
(1)三元電池:
1)在循環充放電過程中電池容量會逐漸衰減,當衰減至 80%以下時,便達到退 役狀態。通常,動力電池的服役年限在 5 年左右。我們假設三元電池與磷酸鐵鋰 電池的有效壽命均為 5 年。因此,截至目前,第一批動力電池己經到達退役年限,今后將迎來較為持續且不斷擴大的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在此假設下,2014 年裝機的三元(磷酸鐵鋰)電池將在 2019 年全部拆解回收,2015 年裝機的三 元(磷酸鐵鋰)電池將在 2020 年全部拆解回收,以此類推。
2)對退役三元電池的處理主要采取拆解回收的方式。拆解回收主要是對正極材 料中的鈷、鎳、錳、鋰等金屬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而正極材料又分為 NCM333、 NCM523、NCM622、NCM811 等,且不同的技術路線能量密度不同。隨著三元 電池行業的發展,高鎳、無鈷成為主要發展趨勢,依據鑫欏鋰電三元電池類型占比,我們對未來年份正極材料各金屬占比進行假設,并進行測算。
![]()
(2)磷酸鐵鋰電池:
1)2017 年 9 月 28日,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了《乘用車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即“雙積分”政策,強調 提高新能源車電池能量密度。由于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的劣勢,其市場競爭力 一度下滑。補貼政策退坡后,由于鈷價的持續走高,無鈷電池受到市場青睞,而 高鎳三元電池的安全性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 CTP 技術的不斷深化及對低成 本電池的需求提升,磷酸鐵鋰電池重新煥發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