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械化、自動化礦山到智慧礦山、數字礦山,有關礦山建設的概念及方式不斷被刷新。數字孿生、5G等新技術的出現,礦業領域迎來了一股“新基建”熱潮,煤炭企業紛紛入局。作為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排頭兵”,陜煤紅柳林礦業公司乘勢而上,將智慧礦山整體架構與煤炭生產全流程相結合進行頂層設計,規劃了一張AI、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技術深度融合的發展藍圖。在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礦井智能裝備應用等多個領域找到了突破點,加速引領煤炭產業向安全高效、智能協同發展。
“這里是礦井的大腦中樞,深藍底色的智慧大屏,中間是礦井動態展示,兩邊是各類監測圖表數據,可視化的表達使礦井運行情況一目了然。”該公司調度指揮中心負責人介紹,井下車輛運行、采、掘工作面生產等情況都可以一鍵投射到調度指揮中心電子屏幕上,生產數據、安全狀態實時反饋,為我們合理調度指揮提供了決策依據。
事實上,提出布局礦井“智慧大腦”,該公司也經歷了“陣痛期”。過去兩年來,該公司以“智能協同”示范礦井建設為目標,逐步推進智能化礦井建設。在采、掘、機、運、銷等多個環節進行了智能化場景實踐,建成了安全信息管理平臺、井下井上工業視頻監控系統等30多個智能化系統平臺,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但同樣也面臨著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的問題和挑戰,在與華為煤礦軍團攜手合作后,雙方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在數據處理層面,以F5G網絡為依托構建HCSO云平臺,集成智能采煤、智能掘進、智能作業管理等34個業務。通過大范圍、深層次的數據采集,沉淀出了數百個模型,實現各業務數據之間的協調應用,打破了業務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