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黃金資源儲量,礦業巨頭紫金礦業(601899.SH)出資近40億元,與招金礦業(01818.HK)共同開發國內發現的最大單體金礦。
10月12日晚間,紫金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將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出資39.845億元,向山東博文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博文礦業”)收購山東瑞銀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瑞銀礦業”)30%股權。
同一天,招金礦業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博文礦業收購瑞銀礦業6.14%股權,為此將支付人民幣8.155億元。收購完成后,該公司持有的瑞銀礦業的股權將從63.86%增加至70%。
據悉,瑞銀礦業持有萊州市瑞海礦業有限公司(下稱“瑞海礦業”)100%股權,瑞海礦業則持有山東省萊州市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下稱“海域金礦”)100%權益。值得一提的是,該金礦為近年國內發現的最大金礦,保有金資源量562.37噸,平均品位4.20克/噸。收購完成后,紫金礦業和招金礦業將分別持有該礦30%和70%股權。
海域金礦保有黃金資源量為562.37噸。來源: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山東萊州是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罕見的金礦富集區,目前已探明的黃金儲量達2000多噸。紫金礦業公告稱,海域金礦是中國最大的單體金礦,礦體厚度大,品位高,周邊特大型及大中型金礦床富集,礦區成礦地質條件優越,主要礦體在勘探范圍內深部尚未封閉,未來有一定探礦潛力。
根據2016年經國土資源部備案的《山東省萊州市三山島北部海域礦區金礦勘探報告》顯示,海域金礦查明的黃金資源儲量為459.434噸,平均品位4.23克/噸,另有低品位金礦資源儲量5.61噸,平均品位1.60克/噸。另據招金礦業2021年年報,依據JORC標準,海域金礦保有黃金資源量為562.37噸,平均品位4.20克/噸,其中儲量為212.21噸,平均品位為4.42克/噸。
紫金礦業表示,本次收購有助于提升本公司黃金資源儲量,公司將新增黃金權益資源儲量168.7噸,項目投產后新增權益產量4.5-6噸。
來源:天眼查APP
來源:天眼查APP
從股權關系來看,紫金礦業此次收購的瑞銀礦業由招金礦業控股,當前持股比例63.86%,博文礦業持股36.14%。隨著收購完成,博文礦業將不再持股。
據招金礦業公告,博文礦業主要從事礦產資源的投資、勘探及開發,該公司由北京聚豐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控制,聚豐科主要從事投資管理及資產管理,由楊濤、呂春衛、楊旗和楊月利四名自然人持有。其中,呂春衛還在瑞銀礦業和瑞海礦業擔任董事職務。
截至2021年末,瑞銀礦業合并資產總額為41.19億元,合并凈資產為-2.47億元,2021年度實現銷售收入0元,合并凈虧損6862萬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瑞銀礦業合并資產總額為41.83億元,合并凈資產為4.24億元,2022年1-6月實現銷售收入0元,合并凈虧損2959萬元。(以上財務數據均未經審計)
盡管目前瑞銀礦業尚未實現營業收入,且凈利持續虧損,但以紫金礦業、招金礦業的收購價格及股權比例倒推,兩家公司對瑞銀礦業股權的估值均已達132.82億元。
界面新聞注意到,實際早在2015年,招金礦業就已花費27億元將剛剛探明的海域金礦“收入囊中”。若按照上述估值計算,持有浮盈超過57億元。
2015年5月30日,招金礦業全資子公司煙臺金時礦業有限公司與萊州瑞海投資有限公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煙臺金時彼時以27.225億元的價格收購萊州瑞海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瑞銀礦業63.86%的股權。
資料顯示,招金礦業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復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豫園旅游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廣信投資有限公司及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于2004年共同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系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4.74%,實際控制人為招遠市人民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招金礦業早在2015年便取得了探礦權,但瑞海礦業直到2021年7月才取得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核發的海域金礦采礦許可證,礦權有效期自2021年7月21日至2036年7月21日。
從開發進程來看,瑞海礦業的初步設計方案提出,海域金礦項目建設總投資約60億元,目前已投資約14億元,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后年產黃金約15-20噸,服務年限23年。
另據萊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李俊良近日在煙臺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透露,瑞海礦業投資71.3億元的三山島北部海域金礦項目,項目全部達產后,累計年產黃金可達50噸以上。
紫金礦業也指出,由于海域金礦為海底采礦,主要礦體分布深度在-50 至-1800 米,采礦工程有較大挑戰,存在地熱、巖爆等危害,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礦山投產和達產時間。
而對于此次與招金礦業聯手,紫金礦業表示,控股股東招金礦業有豐富的礦山運營經驗,認同和支持紫金礦業實施本次股份并購,兩家企業在開發建設及后續生產運營中可發揮各自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