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激蕩如何“玩轉”全球礦業市場?寧德時代為何入股?專訪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
十年躋身全球礦業巨頭 洛鉬何以引得“寧王”青睞
袁宏林認為,中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一定是依托強大的中國經濟與綜合國力 受訪者供圖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
10年前,洛陽鉬業登陸上交所——適逢2012年,中國資本市場被譽為“綱舉目張,改革脈絡逐漸清晰,充滿希望的一年”。
在深入改革的中國資本市場上,彼時河南有67家公司登陸A股,實現營業收入3374億元,全年利潤126億元。這其中就包含上交所和港交所雙上市的洛陽鉬業。
站在2022看2012,10年時間,河南A股上市公司破百家,年利潤翻了幾番。而洛陽鉬業,在這個過程中,營收從57.11億元到而今超過1738億元,是原來的30倍還多。
十年激蕩,全球采礦,成就河南民營企業龍頭。
近日,寧德時代將以間接入股方式成為洛陽鉬業第二大股東的消息,引起輿論關注。“寧王”何以青睞洛陽鉬業?洛陽鉬業又有哪些資本吸引“寧王”青睞?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對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進行采訪,試圖解析這家礦產企業何以10年時間成就上市豫軍全球化樣本之路。
激蕩十年
認清行業本質是關鍵
2012年回歸A股后不久,洛陽鉬業即開始進行二次改制,民營資本鴻商集團以市場化增持的方式,成為洛陽鉬業第一大股東。管理機制的變革,充分激發了公司活力。
由此,洛陽鉬業真正走上了國有引導、民營主導,市場化運作、國際化經營的道路。
有了二次改制的基礎和平臺,洛陽鉬業后10年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清晰軌跡——通過一次次海外并購,洛陽鉬業順利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鈷、鈮生產商,也是全球前五大鉬生產商和領先的銅生產商,基本金屬貿易業務位居全球前三。
洛陽鉬業方面認為,一個礦業公司持續發展的命脈,最重要的基石就是優質的資源稟賦,公司要持續發展,也必須不斷地布局優質資源。
洛陽鉬業2013年正式走向海外,并購了澳大利亞第四大銅礦,在2016年收購巴西鈮磷、剛果(金)銅鈷項目,2019年收購全球第三大金屬貿易公司埃珂森IXM,2020年收購剛果(金)銅鈷礦KFM,每次都讓人驚艷。
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深深感嘆祖國的強大、國力的提升,讓洛陽鉬業在參與全球資源開發競爭中有了足夠的底氣。
“如果沒有中國龐大的資本市場,沒有強大的商業銀行貸款支持,世界礦產資源收購這個目標是難以玩動的。”袁宏林說,中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尤其是在并購和海外運營的時候,一定是依托強大的中國經濟與綜合國力。
從波折到坦途,揭秘海外資源并購之路
鮮為人知的是,洛陽鉬業海外并購之路處女作并不盡如人意。
早在2007年,洛陽鉬業就成立了海外并購小組,聘請專業人員和中介機構,耐心等待并尋找并購良機。彼時洛陽鉬業希望充分利用海外并購小組對海外資產熟悉的優勢,也就是“在戰壕里面找到戰壕里的人”。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首筆收購被迫停止。
這次波折,讓洛陽鉬業對海外礦產并購有了更深理解,制定了明確的準則:大方向上必須要做逆周期去收購;海外標的需成熟、現金流穩定、經過驗證,同時交易對手盡量是國際知名礦業企業、成本在行業里具有競爭優勢,并看收購的礦產品種。
細心觀察會發現,在諸多礦產品種中,洛陽鉬業偏愛銅礦、鈷礦等。這是因為洛陽鉬業認為銅是基本金屬,和未來經濟發展趨勢的緊密度更強、空間更大;新能源產業鏈中必不可少的稀有金屬鈷,當前勘探出的鈷資源分配非常不均衡,未來也有很大的空間。
2021年8月,洛陽鉬業公告將投資172億元人民幣(25.1億美金),開發剛果(金)TFM銅鈷礦混合礦項目。TFM是全球范圍內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銅、鈷礦產之一。若其2023年順利投產,洛陽鉬業將新增產能銅金屬超過20萬噸/年,鈷金屬超過1.7萬噸/年,將成為全球鈷礦企業的龍頭。
“作為一個礦業公司,在百年歷史里,誘惑的機會太多了,一定不要著急。”袁宏林說,“首先要確認這是不是一個好的機會,并確定在這個時間點上是不是你戰略考慮的優先選項,同時要考慮你的資產負債是否有能力支持這個優先選項。”
涉足全球礦業貿易,洛鉬思量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