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恰逢湖州市吳興區建區20周年,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喜訊:自然資源部公示擬認定的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名單,作為礦產資源類型,吳興區榜上有名。
吳興位于浙江北部,全區總面積631.64平方公里,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環杭州灣產業帶和環太湖經濟圈腹地。2003年建區以來,吳興經濟社會發展迅速。202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7.3億元,增長3.5%;財政總收入100.2億元,增長4.1%。
吳興的低山丘陵,形成了礦產資源稟賦優勢,其中建筑石料礦產資源豐富,石料質量良好,已成為長三角地區主要的建筑材料供應基地之一。多年來,該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典范城市首位區建設,堅持生態立礦,推進礦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涌現綠色礦業的“新風景”。
新開元廠區
“新風景”之一:從綠色礦山到智能化綠色礦山
吳興是全國綠色礦山的發源地,早幾年就已聲名遠播,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多年前,按照“禁采區關停、限采區收縮、開采區集聚”的思路,吳興大力調整礦山布局,堅決關閉嚴重污染環境、不具備開采條件的礦山企業,推動礦產資源最大化利用。
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實施整治,礦山迎來大變樣:全區礦山由“遍地開花”向開采區集聚,數量從2003年的63家減少至目前的6家;礦山規模由“小作坊”向規?;D變,平均年開采規模從2003年的34.5萬噸提高到2022年的278萬噸;礦山生態環境由“臟亂”向“綠美”轉變,達到了資源綜合利用、開采方式科學、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有效的要求。
近年來,吳興推進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形成礦業“新風景”。記者來到湖州新開元碎石有限公司,只見辦公區展示墻上,由省科技廳等頒發的“高新技術企業”牌匾格外醒目。
新開元常務副總經理錢偉民介紹,從創建之初,新開元就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堅持科技興礦理念,于2014年成功躋身全國首批國家級綠色礦山。新開元還引進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型創新團隊,設立省級博士后工作站,成立省級綠色礦山建設技術研究院,主攻綠色礦山建設關鍵技術,并連續4年獲得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目錄。
記者在公司智慧礦山指揮中心的大屏幕看到,當人員進入生產區域,人員定位坐標隨即亮起。“智控平臺實現人員、設備、車輛的實時定位、軌跡顯示及礦區環境的動態監測。”錢偉民說。
據介紹,新開元搭建“1+6+4”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體系,即構建一個動態可視的三維地質模型,建立爆破—鏟裝—運輸—破碎—銷售的全流程數據覆蓋;六套在線監測系統,即智能卡車調度系統、全方位視頻監控系統、礦山越界開采預警系統、人員車輛實時定位跟蹤系統、礦山粉塵在線實時監測系統、自動化智能配礦系統;四大平臺,即場景應用平臺、大數據平臺、管理決策平臺、智能智控平臺。
智能化建設讓綠色礦山變得更“聰明”。如今,新開元實現采料—破碎—生產—回收—發料的全流程監控,產品的智能化控制效率提升了40%以上,資源利用率達到99.9%。
經過3年創建,2015年,湖州康誠石礦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走進康誠的建筑石料加工區,只見石子在水中“淋浴”。“在湖州同類礦山中,康誠的水處理系統最早建成、水處理規模最大,做到了生產用水循環使用,實現了污水零排放?!笨嫡\石礦總工程師吳進和說。
礦區中心有一個面積5000平方米的集水池,水池里的水流經礦石加工生產線后,又回流到這里,日復一日地循環利用。
污水含泥,如何得到快速、有效處理?康誠通過智能化改造,自動加藥系統成為污水處理的“好幫手”。記者看到,在一個直徑約30米的濃縮池,有一種被稱為絮凝劑的藥物,能幫助泥漿中的顆粒物迅速沉淀,提高污水處理效率。當藥物加入自動加藥系統后,便能自動檢測污水濃度,精準控制加藥量。
至此,沉淀后的清水流入集水池,沉淀下來的泥漿被運送至壓濾機擠壓后,泥與水再度分離;清水重新回流到集水池,剩下的“泥餅”則輸送到礦區專用堆場待用。經過這兩道工序處理,實現了污水再利用。
2017年,康誠被評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發展不止步,奔向新前程?!拔覀冇媱澩度?500萬元推進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將于今年完成智能化綠色礦山指揮中心建設,逐步實現對各生產系統的協同控制、可視化管理,逐漸形成智慧化生產新格局?!眳沁M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