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度】年利潤20億?永泰能源(1.700, 0.05, 3.03%)“望煤止渴”
記者 | 陳慧東
時隔三年后,位于陜西榆林的一塊“富礦”終于落定于民營煤炭巨頭永泰能源(600157.SH)之手。對于這塊煤田,永泰能源給出了一份年營收50億元、凈利潤20億元的預期“成績單”。
對于業績持續萎靡,曾陷百億債務危機,摘帽不足一年的永泰能源來說,毫無疑問,這塊“富礦”帶來的豐厚利潤將救其于水火。
然而,這塊“富礦”最終能否兌現業績預期仍存不確定性。
界面新聞近日采訪了永泰能源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稱,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的海則灘煤礦采礦證等相關手續,目前正在按照程序辦理,至于多久能辦下來,還要看具體辦理的進度。
在嚴控煤炭行業新增產能政策背景下,煤炭企業的辦礦標準和生產水平要求愈發嚴格。任何煤礦要想取得采礦證,都需繳納高額的產能置換指標款及資源稅,疊加煤礦生產過程中的開采和運輸成本等,都對企業的資金能力提出了挑戰。
一位陜西煤炭上市公司高層告訴界面新聞,“很多煤炭生意看上去很賺錢,關鍵是很可能賺不上。因為采礦證不好拿,有些上市公司拿了一個礦之后,多少年沒有拿到采礦證,最后只能把礦賣了。”“煤礦要到采礦環節,僅需要繳納的產能置換指標款、資源稅就不低于15億元,外加礦井搭建和購置開采設備,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資金量。”
界面新聞還獲悉,永泰能源的這塊“香餑餑”海則灘煤礦還曾涉百億煤炭探礦權行賄案。這塊700平方公里的煤海,不僅蘊藏巨額財富,也摻雜著罪罰和虛假。
20億利潤預期是“畫餅”嗎?
2月22日晚間,永泰能源公告稱,國家發改委核準公司所屬陜西億華礦業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億華礦業”)建設海則灘煤礦項目。該項目建設地點位于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項目總投資74.6億元,建設規模600萬噸/年,配套建設相同規模的選煤廠。海則灘煤礦查明資源量為11.45億噸,煤種主要為優質動力煤及化工用煤,平均發熱量6500大卡以上。
公告上述利好次日,永泰能源收漲1.11%,報1.82元/股。
新“富礦”將帶來的業績利好對永泰能源來說堪稱“雪中送炭”。上述公告顯示,經初步測算,海則灘煤礦建成達產后每年可實現營業收入約50億元、凈利潤約20億元、經營性凈現金流量約25億元。
然而,一位陜西煤炭上市公司高層告訴界面新聞,在海則灘煤礦未拿到采礦證,也未繳納產能置換指標款、資源稅的前提下大談利潤預期,屬于“畫餅”。“很多煤炭生意看上去很賺錢,關鍵是很可能賺不上。因為采礦證不好拿,僅僅是探礦權,都很便宜的,有些上市公司拿了一個礦的探礦權之后,多少年沒有拿到采礦證,最后只能把礦賣了。”“特別是現在要求一個煤礦只能給一個采礦證,就相當于一棟樓就有一個門,誰先拿,誰先用,用完別人才能用。也就是說,這個幾百公里的礦,只要有一家開采,它就得排隊幾年。”
目前煤炭行業一直嚴控新增產能,原則上停止審批新建煤礦項目和產能核增項目。鼓勵存量產能并購重組,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和優化生產力布局,力爭用3年時間,培育一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使單一煤炭企業生產規模全部達到300萬噸/年以上,確保煤炭行業安全、環保、能耗、工藝等辦礦標準和生產水平。
“這個煤礦雖然擁有探礦權證,但尚未辦理采礦證,需整合周邊具有采礦權的煤礦。煤礦要到采礦環節,僅需要繳納的產能置換指標款、資源稅就不低于15億元,外加礦井搭建和購置開采設備,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資金量。”上述人士稱,還需考慮海則灘煤礦的開采和運輸難度,可能導致企業的生產成本水漲船高。
曾陷巨額債務危機還投得起新項目嗎?
作為A股最大的煤電一體化綜合能源民營上市公司,永泰能源自2018年7月以來出現多筆債券違約,并觸發了公司在銀行間市場存續的其他債券交叉違約,上市公司陷入債務危機,主體評級及各債券評級被多家機構下調至C級。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永泰能源負債總額782億元,負債率達73.02%,為近三年公司負債高點。因步入破產重整程序,公司于2020年9月29日起“披星戴帽”5個月。
為償還債款,擁有海則灘煤礦探礦權的陜西億華礦業也差點被永泰能源拋售。2020年3月,永泰能源公告將出售陜西億華礦業70%股權,對應凈資產評估價值為75.43億元,這將作為此次掛牌轉讓的底價。上述交易后續未有進展。
那么,永泰能源能否負擔海則灘煤礦項目前期十幾億的投入?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永泰能源賬面上的貨幣資金余額15.76億元,一年內需償還的流動負債總額高達234.08億元。永泰能源將從何處補齊巨大的資金缺口,仍未可知。
根據永泰能源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2021年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億元至12億元,同比減少76.81%至73.24%,主要原因系:2020年12月底公司完成重整,致使2020年度實現大額債務重組收益,本期公司債務重組收益同比大幅減少。
不僅如此,前些年永泰能源的業績更為慘淡。2018年至2019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66億元和1.4億元。2020年則比較特殊,公司因完成重整工作,實現相關債務重組收益凈額約45.1億元,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85億元。
財報顯示,近幾年,永泰能源電力業務總營收占比近五成,煤炭業務占比則不到三成。2018年及去年,永泰能源都將業績下滑的原因歸咎于電煤價格高企,導致了發電業務毛利同比下降及財務費用同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