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礦產資源將在全球能源轉型進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長期以來,礦業生產活動不可避免地對環境和社會產生了沖擊——開采過程可能破壞礦區的生態,產生污染,以及導致移民搬遷。
這些負面影響也一直為人們所詬病。日益嚴格的監管政策、社區民眾的抵抗情緒和NGO質疑等外部壓力,成為制約礦業企業穩定經營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源起于資本市場的ESG理念,將企業價值判斷標準,轉向了對企業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表現的評價,并促進了新估值模型的形成。
而對于礦產行業來說,ESG概念的出現,將行業所面臨的環境和社會問題整合為更具系統性的議題結構,并向礦業企業提供了一套非財務風險管理的思維。
環保、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簡稱ESG)對礦業公司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公司的重點從僅單純重視股東回報(包括派發股息和股價上漲),擴大為包括改進各類ESG相關指標和所有利益相關方獲益。
自2021年起,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主題就已經成為礦企經營的主要內容,預計仍將是公司高層首要考慮因素。
這意味著業內企業正投入更多資源處理各項ESG問題,包括改進ESG指標的報告與披露,改變采礦作業方式,剝離或關閉不符合ESG標準的資產等。
未能滿足這類期望的企業,投資吸引力或將日益下降,將難以獲得融資,稅收負擔也可能會因稅法的改變而加重。
重點的改變將需要礦工增加支出。礦業公司正在擴大其ESG業務,在其現場實施新的環境測量技術,在員工培訓和開發可持續采礦生產的新設備和技術上投入更多資金。
盡管成本有所增加,但礦商也有機會通過關注ESG指標的改進來改善資產負債表。
最明顯的一點是,多家礦業公司現在可以以更低的融資成本獲得與ESG目標相關的貸款。
這其中,礦業公司中的佼佼者洛陽鉬業值得一提。
該公司與國際同行力拓、必和必拓、英美資源同級,在國內礦業界的ESG排名處于領先水平。
主要是由于該公司環保績效相對出色。洛陽鉬業2020年的循環水利用比例已經達到總用水量的82%,所有礦區都利用循環水,減小了對當地水資源的影響。
此外,該公司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廢棄物排放等領域均引入了國際良好實踐。
就市場來說,2021年是國際礦產品市場劇烈震蕩的一年,黃金、鉑族金屬價格在2020年創新高后持續下跌。
鐵礦石、銅、錫在創新高后回落,綠色轉型所需的鈷、鋰等價格上漲。供應持續偏緊使得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居高不下。
同樣也是在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產銷量同比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刺激了對鎳、鈷、鋰等電池金屬的需求,鈷和鋰的價格漲幅都在一倍以上。
其中,碳酸鋰價格從2020年底的4.26萬元/t升至2021年底的27.75萬元/t,漲幅551%。
得益于礦產品價格全面上漲,礦業公司2021年經營收入和利潤大幅上升,融資更為容易,資金充裕的礦業公司開始了新一輪擴張,從銅、金到鋰礦,競相并購企業的現象屢見不鮮。
在煤、鐵礦石、銅和鋁價格創歷史新高,鋰價上漲數倍的情況下,是選擇繼續經營傳統礦產,還是轉向新興的關鍵礦產,成為擺在礦業公司面前的一道選擇難題。
展望2022年,此次新冠肺炎病毒變異給疫情防控帶來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通脹壓力增大和地緣沖突加劇使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面臨新的挑戰。
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加速發展,關鍵礦產需求將面臨長期短缺的局面。
綠色經濟轉型的迫切需求將持續推動鋰、鈷、稀土等礦產勘查開發。ESG使得礦業公司經營面臨更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