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海關總署日前聯合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金屬鎵、氧化鎵、氮化鎵在內的8種鎵相關物項,以及金屬鍺、磷鍺鋅在內的6種鍺相關物項,未經許可不得出口。該出口管制自8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了解,這兩種金屬主要應用于光纖、紅外和太陽能等領域,未來在半導體領域的需求被市場看好。
而后,商務部召開例行記者會,就“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出于什么考慮”等問題進行回應。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鎵、鍺相關物項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對部分物項實施管制,中國政府依法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其用于合法用途,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地履行國際義務。需要指出的是,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中國政府實施出口管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在發布公告前,中方已通過中美、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渠道進行預先通報。
02
山東省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新增金資源量465噸
大眾日報7月6日訊,記者日前從山東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高層次專家論壇上了解到,2021年國家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山東省新增金資源量465噸、富鐵礦6200萬噸、稀土60萬噸、晶質石墨178萬噸。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趙曉暉介紹,從前期找礦實踐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來看,山東省戰略性礦產勘查仍有巨大潛力。在36種戰略性礦產中,煤層氣、頁巖氣、錳、銻等9種已發現但尚未探明儲量;金、鐵、煤等主要礦產深部找礦前景較好;鈾、鋰等新能源新材料礦產仍有大量物化探異常區尚未驗證,地熱等清潔能源勘查也有待進一步加強。下一步,山東省將加大深勘精查、攻深找盲力度,努力在新探明儲量礦種和增儲上產方面實現新突破。
03
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推動礦山各類數據互聯互通,加快礦山智能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