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作為中東地區的重要經濟體和‘一帶一路’沿線的關鍵節點,擁有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近年來,沙特政府積極推進2030年愿景計劃,其礦業發展戰略與我國礦業產業結構優化、海外布局的拓展及需求十分契合,為雙方深度合作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日,在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霍金路偉國際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沙特礦業投資論壇上,中國礦業聯合會秘書長車長波表示。
中國礦業聯合會專門舉辦沙特礦業投資研討會,主要是源于年初應邀考察沙特后發現的巨大礦業商機。2025年1月中旬,中國礦業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程利偉一行應邀訪問了沙特并出席了第四屆未來礦業論壇(FMF)及中國專場推介會,拜會了沙特工業和礦產資源部大臣(部長)及多位副部長、沙特地質調查局局長等,與沙特有關基金和中沙礦業企業進行了交流,走訪了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沙特分公司及項目部,考察了山東鐵建與華為公司的綠色能源供電項目等,對沙特礦產資源投資運營進行了全方位了解后,發現沙特是中國企業海外礦業投資的良好區域。2022年底以來,很多中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紛紛到沙特尋找投資機會,其中很大一部分與礦產能源有關。也正基于此,中國礦業聯合會專門邀請相關礦業專家、律師舉辦沙特礦業投資研討會。
沙特礦產資源儲量前景可期
沙特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外,其他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最新的評估顯示,沙特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金、銅、鋅、稀土元素、鉛和鎳,以及磷酸鹽、鋁土、鋰和錳。沙特地質調查局(SGS)近期對沙特礦產儲量的評估顯示,盡管該國仍有一半以上的領土尚未開發,但評估數字自2016年以來已經翻了一番,儲量價值達25000億美元左右。
“作為海灣地區第一大石油資源儲備國的沙特,多年一直十分重視石油資源,而對金屬礦產資源不夠重視,致使礦產資源勘查程度非常低,探明的金屬礦藏數量很少。”曾多次參與沙特地球化學采樣填圖工作的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副主任計文化介紹,近年來,沙特加大了地質勘查工作,發現了金、銅鉛鋅、鉻鐵礦等多種成礦類型,并發現了大大小小5000多個礦產地,礦點數量眾多但探明的儲量數量很少,急需進一步加強礦產勘查工作。
據了解,早在2022年12月,中國地質調查局與沙特工業與礦產部就簽署了“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細地質填圖”項目合同。項目計劃在沙特阿拉伯全域開展271幅1:10萬比例尺的地質調查及科學研究工作,旨在推進礦產勘查、尋找新的成礦地質體以及培養地學專業人才。
近年來,隨著“2030愿景”計劃的深入推進,為加速礦產勘探和開發,在2023年,利雅得就推出了多項旨在吸引外商投資的舉措,包括價值1.82億美元的礦產勘探激勵計劃。沙特還部署了監管框架來促進外商投資,并發放了33個新的勘探許可證。進入2024年,沙特進一步加快礦產勘探的步伐,6月下發第5輪礦業勘探許可證,中標面積總計達1000平方公里;7月開放本土最大礦化帶,面積達4788平方公里,同時還發放了5個新的勘探許可證;8月啟動7個新的礦區勘探許可證招標,總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加速“喚醒”本土豐富礦產金屬的步伐愈發堅定。根據沙特2023年公布的價值1.82億美元的礦產勘探激勵計劃,該國將發放至少30個新的采礦勘探許可證,2024年6-8月間的招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今年1月,沙特在礦產勘探與開發方面又發出大招,工礦部宣布,計劃2025年為礦產價值約2.5萬億美元的、超過50,000平方公里的地區提供勘探許可證。據了解,此次開放申請礦帶覆蓋24,946平方公里,占計劃總面積的50%,包括金、銅、銀、鋅、鎳等礦藏豐富的麥地那地區Nuqrah和Sukhaybrah Al-Safra,以及利雅得Nabitah。
“阿拉伯地盾是一個年輕的大洋增生體,含有豐富的多金屬礦產資源。然而,多年來,沙特的傳統能源是石油和天然氣。非油氣礦產勘探與開發不發達,是一片真正的藍海。隨著沙特地質勘查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有望發現一大批新的礦產地和資源儲量,這對當地政府部署找礦重點區、進一步尋找新的成礦地質體、加快礦業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與促進作用。”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國際礦業法律法規研究并于今年初到沙特進行考察的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主任欒政明說。
“2030愿景”助力沙特礦業發展
石油和天然氣是沙特最大的優勢,也是致命的短板。多年來,沙特僅石油一項就占其預算收入的60%,占其出口的75%以上。面對氣候危機所引發的脫碳趨勢,沙特深知自己面臨的挑戰,并開始積極調整自身的經濟模式,于2016年推出了“2030愿景”,以推動經濟的多元化發展。該倡議旨在吸引外商投資,推動教育、旅游和采礦等多個商業領域的發展。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推進,沙特正在將目光轉向非油氣資源的開發,以實現經濟多元化。”車長波介紹,“沙特‘2030愿景’將采礦業定位為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支柱和可持續增長的驅動力,近年來已劃撥超1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礦業勘探和開發。”
據了解,近年來,沙特在礦業勘探開發方面動作頻頻、效果初顯。早在1997年沙特就成立國有礦業公司Ma'aden,旨在促進沙特礦產資源的開發,并推動“沙特2030愿景”的實現。2023年,沙特國有礦業公司Ma'aden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攜手,成立了合資企業Manara Minerals,旨在助力國內采礦業的蓬勃發展。該合資公司成立伊始,便迅速采取行動,收購了巴西著名礦業集團淡水河谷基礎金屬公司(VBM)10%的股份。因VBM在銅和鎳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一戰略聯盟的建立,標志著雙方共同致力于推動能源轉型關鍵金屬市場的持續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沙特隨著“2030愿景”計劃的推進,對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目標和期望值也是水漲船高。利雅得于2024年1月召開的未來礦產論壇上提出了“超級礦產區”這一概念。去年,沙特將未開發礦產估值從1.3萬億美元提高到2.5萬億美元。
“沙特磷酸鹽儲量全球第二,金、銅、鋅及新能源礦產潛力巨大,正加速勘探。”欒政明說,“在‘2030愿景’的帶動下,沙特勘探公司及勘探活動激增,勘探投資遠超全球平均水平。近日,沙特宣布到2035年對采礦業投資近1000億美元。目前已有近20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穩步推進。”
投資法為礦業發展保駕護航
近年來,沙特積極加強與中國的聯系,與中國地質調查局簽署了一份合同,委托其對沙特超過50%的國土進行地質勘測。此外,沙特構想的“超級礦產區”也與中國政府正在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比較契合,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系,這為中國企業參與沙特礦業勘查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寬松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沙特近年來在“2030年愿景”的驅動下,對外商投資法進行了調整,以吸引更多的國外企業參與本國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
“沙特在2024年8月公布了新的投資法,旨在簡化法規、加強投資者保護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例如,根據新的投資法,外商投資僅需備案,而不再需要事先獲得許可,這使外國投資者更容易在沙特設立企業。對于中國投資者來說,沙特的新投資法為中國企業在當地投資,抓住利潤豐厚、增長潛力巨大的沙特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機會。”欒政明說。
推動經濟多元化,礦業發展勢在必行。而沙特早在2021年頒布新版的《沙特礦業投資法》,也是旨在為沙特礦業戰略性部署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加速將地下蘊含的豐富礦產金屬資源“財富化”,從而為降低石油工業依賴和經濟多元化轉型提供更多助力。該法案通過簡化籌資渠道、放開本土開發面積、改善監管流程等措施,鼓勵更多調研和勘探工作,確保礦業成為沙特三大經濟支柱之一。
“當前,非油氣礦產資源的采選冶技術已十分成熟,關鍵是資源和品位問題。”參與沙特多個礦山項目總承包的煙臺鑫海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張云龍說,“只要資源儲量和品位符合要求,在沙特投資開發礦業有很好的前景。”
據了解,為了加速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沙特在法律方面提供了足夠的支持。霍金路偉北京辦公室合伙人、大中華區公司業務負責人徐亮介紹,根據現有《礦業投資法》的激勵措施,沙特提供了一系列法規政策支持,包括礦業權分類相對合理、礦權多種方式相對低的成本取得、外資可以100%控股大多數礦權、礦業稅費減免及優惠(特殊區域注冊可以減免數年所得稅)、礦山建設運行設備免征關稅、雇傭當地勞工比例不高、礦業勘探項目有政府補貼、有專門的基金協助進行礦業融資、外匯及產品凈出口沒有過多限制等等。
阿拉伯新聞網指出,《沙特礦業投資法》實施以來,沙特礦業蓬勃發展,開采面積持續擴張,開采許可證數量增加138%。僅2023年一年,許可證數量從前一年的8個增加到19個。英國獨立研究和咨詢公司MineHutte調查指出,過去5年,沙特是全球采礦業投資增長最迅猛的國家。在礦業領域營造有效監管和基礎設施環境方面,沙特也處于領先地位,其采礦許可指數已提升至全球第二。
據了解,作為支持礦產資源勘探的補充激勵,沙特在2025年為礦產價值約2.5萬億美元的、超過50,000平方公里的地區提供勘探許可證的計劃中,將為具備有效勘探許可證但持有時間未滿五年的公司提供每個項目高達200萬美元的財政支持。
“以前沙特礦業投資門檻較高,外資進入較為困難。沙特通過新的《礦業投資法》全面開放外資持股,并依托數字化平臺將采礦權審批周期縮短60%,同步啟動國家礦產計劃,劃定戰略資源開發優先級。尤其是該法案改善了投資者‘準入條款’,向外資和私營領域發放更多采礦特許權,將釋放出該國潛在估值數萬億沙特里亞爾的未開發資源,不僅利于沙特的礦業勘查開發,也為中國企業參與沙特礦業勘查開發提供了機會。”欒政明說。(礦業界)